torstaina, elokuuta 10, 2006

人與現代

人與現代。孫志文主編。聯經民73。

Friedrich Wagner. The Two Cultures─The Unity of Science as a Basic Problem of Our Time

‧開發中國家雖然接受了西方科技這種「次級文化」(secondary culture),然而他們並不像西方世界一樣,一切科技的發展是歷時兩百多年,建築在與其相稱的地理──氣候以及心理──精神的基礎上。這個科技的「次級文化」在短短幾十年中赫然衝擊著開發中國家的大自然、社會和行為世界,而這個世界對這種「二度文化」的來到往往並未做好事前的準備、銜接工作。// 因此這些國家的「人文世界」裏的傳統和規範便在西方模式的科技、政治和社會形式的衝擊之下逐漸瓦解淪喪。
‧部分整合:笛卡兒主義將自然與世界貶低為普遍物質...Ontotheologie
‧這類各種科學從數學上來看的「偽整合」幸虧有笛卡兒派的形上學才能把各種科學事實上的分裂遮掩起來。
‧恐怕只有在一具負責的自動機器(Verantwortungsautomat)或一位絕望的政治家決定發動核子大戰造成浩劫之後,才會被看清楚。
‧antiquated mosaic
‧戰爭與適應;Hyperphysik

Mario Wandruszka. The Nature of Natural Languages and Present-Day Linguistics

‧stagflation=stagnation+inflation
‧Charles A. Ferguson: diglossia [社會文化多語性]

Prof. Otto Friedrich Bollnow. The Word as Decision─Aspects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Hans Lipps. 天文幫星星找到這麼多名字。L'evy-Bruhl: 人的言談,好比施行魔術
‧↑事情在人所達成決定的光照下顯露。言語效果無法撤銷:醫師和陪審團
‧語言就是擁有這樣要求人實踐的力量,因此,語言不僅是現存實在的形象,或是實在形象的表達,語言還是一種創造自身實在的力量。
‧avec Gabriel Marcel 諾言:人的關鍵

Hellmut Becker: Adult Education and Its Responsibilities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Heinz Willkomm 教育根本就是資訊

Manfred Riedel. Work and Interaction─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Action

‧人的尊嚴,工作的神聖
‧馬克思將其拉回人類學與政治經濟學的領域 Philo. of Labour
‧工作與行動的區分;遊戲與創作

Joseph Pieper. Gerechtigkeit─heute

‧假基督 homo peccati, Weltgewissen, Oeffentlichkeit, Defaitismus

Prof. Dr. Carl Friedrich von Weizsaecker. Das Shoene

‧美不是實用的,美不是正義的,美不是真的,美不是宗教虔誠的
‧Kunst, die heute wahrhaftig sein will, muss haesslich sein "今天想要被認為真的藝術,就必須是醜的'
‧美:Mitwahrnehmung...實用性只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方法,而那個目的才是善
‧印度人:Sein, Bewusstsein, Seligkeit
‧藝術是呈現善的有意識表象(die bewusste Wahrstellung der Erscheinungsweise des Guten)
‧Hdg & Staiger. 顯現(schein)並不是喚起一種印象,而是照耀(leuchten)的意思。[針對 Moerike 美就是它自身的娛樂]
‧Brot fuer die Welt

Oprimido

Paulo Freire(1921.9.19-1997.5.2) Pedagogia do Oprimido. 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台北:巨流,2004年。

Donaldo Macedo 序
‧[Freire] "它是一種非常真實與具體的飢餓,但是卻沒有確定的時間可以脫離這種狀態"
‧Spivak 要求「平鋪直敘的白話文」(plain prose)其實是一種「欺騙」,而我在這裡要進一步地說,「這種要求不只是一種欺騙,它也是一種漂白」
Richard Shaull 序
‧弔軌之處是在於,使我們成為客體的科技,卻也同時創造出一種新的感受性。特別是在年輕人身上,由於新式媒體的出現,再加上傳統觀念的消逝,使得他們有機會隊覦這種新的束縛產生敏銳的感知。年輕人了解,他們說自己語言的權利已被偷走,而且少有事情比贏回這樣的權利更為重要。他們也了解到今日的教育體系──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是他們的敵人。
Ira Shor 序
‧patiently impatient; humble militant
譯序
‧教育是一種政治行動
‧提升貧苦大眾的政治參與的能力與程度
‧《教育即自由實踐》
‧Leopoldo Zea, Enrique Dussel, E Mounier, Karel Kosik(具體的辯證;閱讀→對話)...Henry Giroux
‧"人透過世界這個媒介,可以彼此地進行教育"...generative words, cultural workers
‧覺醒 conscientizac,a~o
‧ http://nlu.nl.edu/ace/homage.html
‧Piaget, Literacy to Liberate
前言
‧天生的門戶之見者
‧Marcio Moreira Alves "他們患有一種不疑的疾病" (haves)
第一章
‧humanization, vocation, anthropological
‧false generosity and charity...sub-oppressors
‧受壓迫者內心的最深處根植著一種雙重人格性(duality),他們雖然發現到,若沒有自由的話,就不能真實地存在;但他們雖然渴求真實的存在,卻又懼怕真實的存在。他們一方面是他們自己,另方面又同時將壓迫者的意識予以內化。...between to be and to be like...[在其中,]察覺者的行為會被當成 "神經質的"
‧Lukacs(Lenin):並非傳承,而是經驗的後續發展
‧世界與行動緊緊相依←→organized disorder
‧Necrophilic. 「我能做什麼? 我只是一個農夫而已。」他們常會因某些瑣碎的小事,對自己的同伴進行攻擊
‧忿恨中帶著欽羨
‧[Alvaro Vieira Pinto]意識的本質是與世界同在的存有,其行為則是恆久與無可避免的。因此,意識在本質上是朝向某種外週遭事物的方式,意識藉著觀念化的能力(ideational capacity)來理解外在的事物。從最廣義來說,意識在定義上即是一種方法
第二章
‧narration sickness...towards reconciliation...humanitarianism 「改變受壓迫者的意識,而不是改變壓迫的情境」
‧現實其實是一種{過程} Niebuhr 道德人與不道德社會
‧Frage→Geschichte, 革命的=對話的
第三章
‧行動+反省=字詞=勞動=實踐。犧牲掉行動=verbalism。犧牲掉反省=盲動activism
‧action-reflection. historical schizophrenia 對世界的鄙視
‧批判性思考與天真的思考形成對比,天真的思考將 "歷史時間視為一種重擔,一種過去經驗與成就的階層化",因此現在應該表現出一種規制化(normalized)與「照章行事」(well-behaved)。
‧{教育者}不能為他的{學生}設想何者對其最好,也不能因此去設計教育內容
‧毛澤東 "這裡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民眾的真實需要,而不是我們假想民眾的需要;另一個則是民眾的希望,民眾必須真正地下定決心,而不是我們幫他們下決定"
‧現實是人與人之間的中介...generative themes...thought-language
‧Pinto: Grenzsituation. "所有可能性開始處的真實界限"...Grenzhandeln
‧雖然是以一種不同於農民的方式來展現,中產階級的各人常展現了這種形式的行為。由於他們懼怕自由,使得他們建立了一種防衛性的機制,並且以合理化來隱匿最重要之事,他們強調的是偶發性的事物,並且否定具體的現實。在分析某個界限處境中的問題時,如果他們感到有些不安時,他們會傾向待在討論的邊緣地帶,並且抗拒任何可能達到問題核心的嘗試。當其他人指出一個重要的命題來說明他們原先認為最重要之物其實僅是偶然的或是次要的是,他們甚至會深感困擾。...[structure of mutism]...後識字階段
‧[重點在於]學習民眾建構其思想的方式...the lack of a task
‧Lucien Goldman on real/potential Cs 現實意識是經驗性現實(empirical reality)中的不同因素之間彼此對立以及追求潛在意識實現時,受到多種障礙與變異之後所產生的結果
‧什麼意思? 何以重要?
第四章
‧受期待的主體...無知的絕對化 [S1]
‧"你知道你現在在和誰說話嗎"...Memmi 提及被殖民者的懶惰
‧羅馬:麵包或雜耍
‧菁英階級要求階級之間能夠和諧,就彷彿是以為階級是由周日午後一群好奇的人望著商店櫥窗時的偶然組合一樣。實際上,唯一可能或是可以看見的和諧只會發生在壓迫者們之間。...massification...我們的社會在性格上仍然是非常權威式的...自我暴力...上層決定的辯證
‧(一)文化即一種超結構,它在歷經革命的改造後,仍可以在次結構中存留著過往的「殘跡」;(二)職業本身就是一種改造文化的工具。
‧游擊隊神父 Camilo Torres。Palavra, povo, e p'olvora 字詞,民眾與火藥 Dr. Orlando Aguirre Ortiz

Ferenczi

S'andor Ferenczi, Otto Rank.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吳阿瑾,吳阿城翻譯。遠流,2005。

王浩威
‧Klein Anna
楊明敏 導讀:精神分析的發展? 還是分裂?
‧拿來主義
‧Adler: male protest
‧1918 匈牙利心理分析中心
‧heteroplastic, omnipotence of thoughts
‧abstinence of the analyst;Rank→Ego psychology 嬰兒
‧Ferenczi Zartlichkeit 溫柔→伊抵帕斯→ Leidenschaft 激情。1924 Thalassa: A Theory of Genitality
‧abreact。第一原則:自由聯想,第二原則:相互分析
‧「我們終究需要女巫的幫忙」(Faust, 1.6)
‧發現無意識 Henri F. Ellenberger 遠流

第一章 簡介

‧回憶被當作精神分析工作的真症目標,而渴忘[sic]重複(desire to repeat)卻不回憶則被視為是一種組抗現象(resistance),依照弗洛伊德的建議,這應當是要盡量加以避免的。只是在治療過程中,強迫的重複(compulsion to repeat)絕對是不可能避免的,個案應藉此重視他發展過程的大部分,經驗顯示它通常恰好是繼議中無法經驗的部分,所以個案除了重複外,別無他途,精神分析師企圖捕捉潛意識(unconscious)的材料,捨此別無他法。

第二章 精神分析的處境

‧事實上,是這些自我的力量在帶動痊癒的過程,進一步將針對精神分析師的原慾移情關係移情到生活中「較真實的客體」(more real object),或者是不滿足而自由浮動的原慾可以忍受。若沒有這些自我力量的幫助,沒有一些自然的自我主義(natural egoism),精神分析的最後工作,即治療的漸斷將是不可能的。在這個時期,問題在於如何藉著對分析師之愛(love for the analyst)的協助,讓個案反過來放棄這份愛。
‧我們最後必須顯示給他一種痛苦的經驗,也就是說,他的欲望的實現,不論以何方式終將會牴觸他成人的自我理想[ego ideal]。
‧這些病態的情結再被喚醒,並被翻譯為經驗中可意識知覺的「記憶」,而不允許其有「潛抑」所需的時間與可能性。因此,到最後,記憶仍是癒合的最終因子,且真正的問題是不斷的,將如同有機體般,將重複的一種形式,即再現,轉型成另一種心智的重複形式,也就是記憶,它本身只是一種記憶中的強迫重複(mnemonic repetition-compulsion)。
‧Cathexis-Besetzung

第三章 一個歷史性的批判回顧

‧取代的做法是,將整個精神生活視為類似此種情結鑲嵌而成的馬賽克,精神分析的目標是在實踐一個接一個地「分析出」(analyzing out)這些情結,或企圖是整個人格為父親、母親、兄弟和姊妹情結的總合。自然地,收集這些材料是簡單的,因為每一個人當然具有所有的情結,換句話說,每一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與圍繞在他身邊的人或客體相處。這個情結的相關敘述,或這些情結的歸屬性,在描述性的心理學中可能有其地位,但在精神官能症個案的實際分析中,和精神分析對文學或民族心理學或心理學的研究中則不然,在這些場合,它無庸置疑地會導致單調,而這不見容於兼顧材料的多面性,且它很少因對不同的情結的偏愛而有所調整。
‧...而情感釋放整體所組成的運動神經支配也是如此...

第四章 理論與實務的相互效應

‧我們之中一部分的跟隨者,可能會以為在精神分析中,只要把發展上的失誤找出來,就應當立刻有治療效果,這是可理解但卻是致命的錯誤;相對於這種「蘇格拉底式的」單邊解釋,真正有效的治療乃在於尋找感情與理智的適當連結。[詩與物理,戲劇與生理學]

第五章 結果
第六章 未來的展望

‧在意識增加的影響之下,由醫學人員、魔術師、庸醫及神奇治療者發展而來的醫師,和那些經常盡力表現得有點像藝術家的醫師,將會發展出更多的心理機制的知識,這也意味著,證實了醫學是最古老的藝術,也是最年輕的科學的說法。


Schopenhauer。台灣先智

Clavino: classici

Perch'e leggere i classici。李桂蜜翻譯。時報,2005。(1991 Milan)

為什麼讀經典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經典像是屋外遙遠的回聲,他們的屋內則瀰漫著當代,彷彿是一台音量開道最大的電視機,不過這也算是一項成就了。
‧[otium]閱讀經典也與我們文化的折衷主義格格不入,這樣的折衷主義絕對沒有能力制定一份適合我們時代的經典作品目錄。

《奧德賽》中的奧德賽

‧nostos 歸鄉必須被找出來、被想到,而且被記得:危險在於,在歸鄉尚未發生之前,它就被遺忘了。
‧他的狗阿哥斯
‧「他看到了這座城市,了解了許多人的想法。」[pseudocretian]

色諾芬的《長征記》

‧哲學,公民,軍事的責任

奧維德與宇宙親近性

‧提供這樣的特寫並不必然意謂貶低或反諷:在這個宇宙裡,空間塞滿了許多不斷變換大小和本質的形體,時間之流則是充滿了不斷增生的故事及系列故事。[Intempestiva Minerva]
‧呼格詞帶來立即性

天空、人類、大象

‧老普林尼:哲學家與詩人;事實編纂者
‧(上帝比人類還不自由,因為即使祂想自殺也不能)
‧Adeo causa no non deest

‧Giuseppe Archimboldo

《魯賓遜漂流記》,商業美德日記

‧...擁有物質的焦慮與歡欣是由贓物的名單所傳遞

《贛第德》,或是關於敘事的快

‧Paul Klee;飢餓的土耳其人;「環遊世界八十頁」
‧伏爾泰的理性主義是一種倫理的、唯意志論的態度,在神學的背景中顯得突出

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

‧唯一可能的世界是這個世界

嘉瑪利亞‧歐特斯

‧Giammaria Ortes, Mandeville
‧也許所有的哲學家體內都藏有一個演員,這名演員扮演他的角色,哲學家並無法介入;或許每一個哲學、每一個教條都包含戲劇小品的元素,儘管我們無法判斷這齣短劇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輿論」就是一些思想形式,我們以之為基礎而接受以下這項觀念,也就是某些類別的人以各自的方式,擁有某種程度的財富或特權。歐特斯特別舉出了四種類別的人:貴族、商人、士兵與文人。
‧也許音樂與戲劇所摻生的樂趣,以及賭博所引起的希望和情緒,是唯一不虛幻的樂趣。至於其他的,在他的確定態度之後,潛藏著憂鬱的相對主義。

斯湯達爾作品中的知識如煙雲

‧la beaute est la promesse du bonheur
‧薩爾斯堡的礦井。每一個細節充滿著變形的美麗。Groddeck: indocile liberte
‧小說家就像是主角的獵犬
‧愛情:有趣得多的宗教
‧逃離的地理

巴斯特納克與革命

‧革命:「一聲被壓抑太久的嘆息」
‧然而,在大部分的當代文學中,暴力都被認為是人們必須經歷的經驗,以便詩意地超越它、解釋它、擺脫它(蕭洛霍夫試著將暴力合理化,並且加以推崇,海明威勇敢面對暴力,將它當成測試男子氣概的根據,馬爾侯[Malraux]將暴力美化,福克納將暴力神聖化,卡謬則是掏空暴力的意義),面對暴力時,巴斯特納克卻只表達了厭倦。
‧神秘與先驗世界觀的保護區

蒙塔萊,〈或許在一天早晨〉

‧這樣的鏡子進行一項讓自我客觀化的操作,伴隨著迫切的危險,也就是溺斃在自我裡,以至於後來喪失自我與世界,這是納西塞斯神話的要點。[論及汽車後照鏡與普通鏡子比較]
‧幕(schermo)
‧兩種不同的速度貫穿這首詩:一個是感知直覺的心靈速度,另一個則是一閃而過的世界之速度

法蘭西斯‧彭日(Francis Ponge)

波赫士

‧價值的巡迴

Schopenhauer(2)

Schopenhauer。台灣先智:2002。李瑜青主編

論人格
‧柏拉圖分人:性格隨和,脾氣彆扭
‧美可說是一封打開了的介紹信,它使每個見到這封信的人都對持這封信的人油然而生歡喜心。荷馬說得好:美是神的賜予,不可輕易地拋擲。
‧Seneca: 愚蠢是生命的包袱
‧閒暇是存在必然的果實與花朵,它使人面對自己,所以內心擁有真實財富的人,才真正知道歡迎閒暇
‧葛史密斯《旅遊者》:行行復行行,能覓原為己
‧強烈的氣質,廣大而生動的想像力
‧[Philistine]性格的特徵是枯燥無味又氣質滯鈍,活像動物。[沒有心靈渴求的人]

性愛的形而上
‧Platon: 肉欲! 你欺騙了多少人!
‧愛神維納斯以凶暴的微笑...
‧愛者的神權

論人生的不同階段
‧伏:誰不具有他的時代之精神,將會經歷他的時代的所有不幸
‧童年:客觀而詩意
‧從看的角度說,萬事萬物皆令人歡愉;而從有的角度說,萬事萬物皆令人發(忄术)
‧童年生活宛如由遠處遙看劇場布景,而老年之人則是坐在前排的某個座位上看同一個劇場布景
‧年輕人,總愛以一本趣味小說的形式去憧憬自己的人生歷程。由此,也就生發了無盡的失望和悲傷。
‧經驗為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我們擺脫夢幻、遐想、謬見這些我們年輕而入的東西。
‧青春是詩歌豐收的季節
‧[西班牙諺]任何人活得越長,經歷的邪惡便越多
論天才
‧智慧的異常剩餘
‧[面相]浮現在嘴邊的憂鬱
‧意欲被逐出意識之外
‧天才之投生:不規則路線
‧歌德:小孩子不能踐守約定的事情,年輕人也很少能遵守;然而,他們守約時,社會方面反而食言背信了。
論財產
‧財富比做海水:喝越多越渴
‧支配金錢。窮人更奢侈
名譽
‧[死刑犯]不做最後懺悔,反而在背演講辭
‧Tacitus 一個聰明人最難擺脫的是名利欲
驕傲
‧人性愚昧往往繁殖出了三個嫩芽:那就是野心、虛榮和驕傲。
‧當謙虛成為公認的好德性時,無疑地世上的笨人就佔了很大的便宜
榮譽
‧討好;輿論←→誹謗
名聲
論生存的空虛
‧飢餓與性慾
‧一方面被「希望」所愚化,一方面跳進「死亡」的圈套
‧需求與迷幻
論哲學與智慧
‧智慧是一種強度的量
‧幼稚的實在論
論美
‧沒有慾望感受到快感[?aphaniasis]
‧蠟人:引發了一具殭屍的感受
‧猩猩:人的一幅漫畫
‧不要讓你的謬斯墮落為一個妓女
‧[控訴大歌劇令心智迷茫]
‧機智和幽默統領著一切
論倫理
‧普遍的憤怒
‧道德的低下和智慧的無能
‧Gobineau 人:商業性動物
‧Schadenfreude[幸災樂禍]
‧為什麼生命於世界的任何事物,都要為自己的生存做出補償:首先用生活,然後用死亡
‧Angelus Silentius:我知道,沒有上帝一刻也不能生存/假如我消亡,他就必然會失卻他的靈性
論法律與政治
‧事物和關係
‧因此,貧困和奴役是同一事物的兩種形式
論心理
‧萬物都是同一的。它們是位於不同客觀化等級上的意志
‧痛苦與邪惡相反是現實中的肯定因素
‧希望,即是把對一個事物的欲望與這個事物的可能性混淆起來
‧金錢,是人類抽象的幸福
‧當意志彌蓋知識,其結果我們稱之為固執
‧仇恨是內心的事物,蔑視是大腦的事物...真正的蔑視,作為真正榮耀的對應面...這種純粹、冷靜、真誠的蔑視一旦產生,它的報復力量實為最慘毒的仇恨,因為被蔑視的那個人無力用蔑視來報復它
‧假如你想知道你對一個人的真實感受究竟是什麼,那麼,你只需記下當你第一次在門口看到他寫給你的未曾預料的信時,所產生的印象就夠了
‧鏡子:倫理與肉體上的不可能。無法旁觀。認識自己的麻煩。唯我論:這不是其他自我。「不要碰我」
‧Realissimum: Dichter u. Philosoph
‧綽綽有餘
‧記憶並非貯存貨物的倉庫,而是開發心智力量的一種能力。因為,心靈只具有潛在的知識,而不具有實際的知識。
論宗教
‧信仰和知識。知識的內核並信仰更堅脆
‧一部歷史,是事件的延續,事實的整體,是個體的行為和苦難
‧貝拉基主義
‧信仰猶如愛慕,它不能被強制。任何強制的愛,都必會變成恨。因而,那種強制信仰的企圖,其結果首先是真正的不信仰。
‧「十字架,全是魔鬼」
意志與痛苦
‧不得不在生活的廣泛細節中不可避免地成為一些猥瑣的喜劇角色
‧無聊總在等著去填補憂慮讓出來的每一個空隙
噪音
‧活力
‧抽煙:思考的代用物,不妨害他人的思考或讀書。
論自殺
‧Hume & Pliny. 自殺也是一種實驗,是人類對自然要求答案的一種質問,所質問的問題是:「人的認識和生存,在死後將會發生如何的變化? 」
關於瘋狂
‧與記憶斷切
‧理智已放棄取悅意志的本分
說夢
‧[區分] "醒" 時那經驗的標準
‧因果律
‧品達:人生是一個影子所做的夢
‧隨便唸書也知道大要
說觀相
‧象形文字
‧Helvetius: 常人有認知天才和迴避他的本能

keskiviikkona, elokuuta 09, 2006

Bacon

Bacon's Essays. F. G. Selby ed. Macmillan. 水天同譯。台北:遠流,1989。

推薦人的話 蔡源煌
‧1957首次出版
‧Pope:最聰明,最了不起,但也是最卑鄙的
關於培根 Oliphant Sweaton
‧1561.01.22, 1620.10: Novum Organum
‧On Ceremonies and Respects, On Honour and Reputation, On Masques and Triumphs
‧一開始十篇;De Argumentis Scientiarum
‧不過是搖鈴召集學子才人開會的人
‧Rebert, Burton, Anatomy of Melancholy. Sir Thomas Browne, Religio Medici

論真理
‧(Lucian: Philopseudes)因為偽說既不能如詩人之所為,引人入勝;亦不能如商人之所為,導人得利。vinum daemonum
‧蒙田:要是說某人說謊就等於說他對上帝很大膽,對世人很怯懦
論死亡 Of Death
‧[罪孽的工資]成人之怕死猶如兒童之怕入暗處
‧Seneca: 與死亡俱來的一切,比死亡更駭人
‧不止勇者和貧困者想死,即厭倦無聊者亦想死亡
‧Nunc demittis(如今請去); Extinctus amabitur idem(死後將受人愛)
論宗教一統
‧和平樹立信仰,和平燃起仁心
論復仇
‧復仇是一種野生的裁判。...把法律的位子奪了...兩人之間吃虧的比例乃是二比一也
論困厄
‧Seneca: Bona rarum secundarum optabilia, adversarum mirabilia.(幸運的好處是應當希望的;但是厄運的好處是應當驚奇嘆賞的); Vere magnum habere fragilitatem hominis, securitatem dei(一個人有凡人的脆弱又有神仙的自在無憂,那就是真正的偉大).
‧幸運是《舊約》中的福祉,厄運是《新約》中的福祉
‧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論作偽與掩飾
‧緘默、守密→掩飾→作偽
‧西班牙成語:撒一個謊以便發現一件真事
論父母與子嗣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父母的歡欣是密而不萱的,他們的憂愁與畏懼亦是如此。
‧無後代的人倒是最關心後代的人了。
‧在管理上嚴密,而在錢包上寬鬆
‧Optimum elige, suave et facile ilud facit consuetudo(選擇最好的,習慣會使它成為合適而且容易的)
論結婚與獨身
‧有妻與子的人已經向命運之神交了抵押品了;
‧獨身的人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僕人,但是並非最好的臣民
‧妻子和兒女對於人類確是一種訓練...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侶,老年人的看護。
論嫉妒
‧戀愛與嫉妒(迷人的情欲)
‧因為嫉妒是一種遊蕩的情欲,在大街上徘徊而不肯居家,所謂 Non est curiosus, quin idem sit malevolus(未有好管閒事而不心懷惡意者也)
‧樸素坦白以處尊容...[否則]簡直是表明他不配享受那種幸福...教導別人來嫉妒自己了...Inuidia festos dies non agit (嫉妒永不休假)
論戀愛
‧舞台較人生受惠於戀愛者為多。
‧Epicurus: Satis magnum alter alteri theatrum sumus
‧自我:為首的諂媚者[情人更甚]...「愛」是「愚」之子也
論高位 Of Great Place
‧居高位的人是三重的僕役:君主或國家的僕役,名聲的僕役,事業的僕役。[沒有個人、行動與時間的自由]
‧地位顯出為人
‧最好讓人家說:「他在執行職務的時候是另一個人」
論勇
‧Demosthenes 演說家之才能:表情
‧可是勇氣不過是無識與卑賤的產兒,比較別的關於世務的知識賤得多了
‧勇氣是不善於守信的
論善與性善
論貴族
‧新的貴族不過是權力所致,而老的貴族則是時間所致也
論謀叛與變亂 Of Seditions and Troubles
‧叛亂的材料有二:多貧與多怨是也。有多少破產者就有多少喜亂者
‧Pliny the Younger: Dolendi modus, timendi non item(痛苦是有限制的,而恐怖是無限制的)
‧天然的物產;人造的物品;運輸。
‧Materiam superabit opus(工作勝於物質)
論無神論 Of Atheism
‧以此見責於世
‧Non deos vulgi negare profanum, sed vulgi opiniones diis applicare profanum(褻瀆之舉不在於否認世俗所謂之神明,而在於以世俗之見加之於神靈)
論迷信 Of Superstition
‧無神論把人類交給理性、交給哲學、交給天然的親子之情、交給法律、交給好名之心;所有這些東西,雖沒有宗教的存在,也可以引導人類使有一種外表上的道德;但是迷信卻卸除這一切,而在人的心裡樹立一種絕對的君主專制。
‧迷信若無遮掩則是一種殘缺醜惡的東西;譬如一隻猿猴,因為牠太像人了所以更加醜惡
論遊歷
‧遊歷在年輕人[...如鷹隼之戴著頭巾]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長的人是經驗的一部分。還未學會一點某國的語言而即往某國遊歷者可說是去上學,而不是去遊歷。
‧optime/bene/satis disputasti
‧名人,結交最有價值者;審慎答問;談話而非服裝舉止;植入本國風習
論王權
‧所欲者甚少而所畏者甚多,這種心理是一種痛苦可憐的心理;
‧[一切關於帝王的箴言] Momento quod es homo; Momento quod es Deus, (seu) vice dei.
前句約束權力,後者控制意志
論諫議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就是關於進言的信任。
‧Plenus rimarum sum (我滿是漏洞)
‧Optimi consiliarii mortui (死了的人乃是最好的進言人)
論遲延
‧幸運有如市場
論狡猾
‧[聰明人與狡猾人:才能與誠實]
‧turning of the cat(e) in the pan
‧Prudens advertit ad gressus suos; stultus divertit ad dolos.
論自謀
論變更 Of Innovation
‧變更者時間之幼兒也[嫌疑犯]
論敏捷
‧「稍待一會,我們就可以早點完事了」
論偽智
‧Magno conatu nugas 以大力做細事
論友誼
‧亞里斯多德: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Magna civitas, magna solitudo(一座大城市就是一片大荒野)
‧然而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藥劑是可以通心的[participes curarum]
‧Haec pro amicitia notra non occultavi
‧沒有朋友可以向之傾訴心事的人們可說是吃自己的心的野人[Cor ne edito]
‧Themistocles: 言語有如張掛展覽的花毯,其中的圖形都是顯明的;而思想則有如捲摺起來的花毯
‧但是一個朋友卻可以就事論事,而不必顧慮到人的方面。
論消費 Of Expense
‧財富的用處是消費,而消費的目的是為了光榮或善舉。
論邦國的真正偉大之處
‧幹才 negotiis pares
‧金錢是戰爭的筋肉...心膽而非錢包的問題
‧交易權、婚娶權、繼承權;選舉權、任官權...由於這種習慣羅馬這個植物就由本土而移植到異鄉的土壤中了
‧內戰真有如患病發熱;但是對外作戰則有如運動發熱,是可以保持身體健康的
論養生 Of Regiment of Health
‧養生有道,非醫學的規律所能盡
論猜疑
‧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鳥中的蝙蝠,他們永遠是在黃昏裡飛的...一種腦疾
論辭令
‧辭令中最可貴者是引起他人的話頭的話
‧稱楊別人的長處[cf. Pliny the Younger]
‧慎言勝於雄辯
論殖民地 Of Plantation
論財富
‧impedimenta; "sed instrumentum bonitati quaeri"
‧巨大的財富並沒有什麼真實的用處,它只有一種用處,就是施眾,其餘的全不過是幻想而已。
‧所羅門:在富人的想像中,財富有如一座堅城
論預言
論野心 Of Ambition
‧野心、焦躁、惡毒
‧若沒有壓艙物,則船的顛簸將過於厲害
論宮劇與盛會 On Masques and Triumphs
論人的天性 Of Nature in Man
‧天性常常隱而不露的,有時可以蟄伏,而很少能完全熄滅的。
‧Multum incola fuit anima mea
‧一個人的天性不長成藥草,就長成莠草
論習慣與教育
‧人們的思想多是依從著他們的願望的,他們的談論和言語多是依從著他們的學問和從外面得來的見解的;但是他們的行為卻是隨著他們平日的習慣的。
‧天性與言語上的允諾要約都不如習慣有力。
‧國家與好政府只是滋養已長成的美德
論幸運
‧Faber quisque fortunae suae.
‧因為她雖然是盲目的,可不是隱形的
‧經過磨練的幸運卻造成幹材...有一點傻子氣(poco di matto)
‧幸運是應該尊敬的,即令不為別的,也該爲了她的兩個女兒,「自信」和「名譽」。
‧他們的運道,和荷馬的詩句一樣,其流暢自如爲別的詩人的詩句所不及
論放債 Usury
‧Virgil's 雄蜂
‧t'okos
‧金錢的作用在於做生意或購置田產
‧公開補救勝於默認橫行
論青年與老年
‧天性中有高熱和強烈的欲望及感受性的人未過中年是不適做事的...
‧Juventutem egit erroribus, imo furoribus, plenam.[滿是錯誤,不,滿是瘋狂的青春]
‧道德:年輕人,世情:老年人
說美
‧才德有如寶石,最好是用素淨的東西鑲嵌。
‧而適宜並優雅的動作之美又勝於狀貌之美
‧Pulchrorum autumnus pulcher (美人的秋天也是美的)
‧美有如夏日的水果,易於腐爛,難於持久;並且就其大部分說來,美使人有放蕩的青年時代,愧悔的老年時代。[使惡德更加赧顏]
論殘疾 Of Deformity
說建築 Of Building
‧Momus 惡鄰。屋應造於輪上
說花園 Of Gardens
論交涉 Of Negotiating
論從者與友人 Of Follwers and Friends
論請託者 Of Stutors (Suitors)
‧疫癘
論學問 Of Studies
‧讀書為學的用途是娛樂、裝飾和增長才識
‧[書生的怪癖...]學問鍛鍊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經驗的鍛鍊;蓋人的天賦有如野生的花草,他們需要學問的修剪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
‧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Abeunt studia mores(學問入於性格)
論黨派 Of Faction
論禮節與儀容
‧[好儀容]好像一封永久的荐書(letters commendatory)一樣
‧人們的舉止應當向他們穿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論稱譽
‧pessimum genus inimicorum laudantium (Tacitus:最惡的仇敵就是那些恭維你的仇敵)
‧St. Paul: Magnificabo apostolatum meum
論虛榮 Of Vain Glory
‧beaucoup de bruit, peu de fruit
‧(Tacitus)他有一種能夠漂亮地炫燿他的一切言行的本領(由於豪氣與見識)
‧好炫燿之人是明哲之士所輕視的,愚蠢之人所艷羨的,諂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時他們也是自己所誇耀的言語的奴隸。
論榮華與名譽
論司法 Of Judicature
‧法庭的朋友或寄生蟲:amici/parasiti curiae
‧Cicero: Salus populi suprema lex(人民的幸福是最高的法律)
‧St. Paul: Nos scimus quia lex bona est, modo quis ea uratur legitime
論怒氣
‧繩索較粗的榮譽網;罵世之言(communia maledicta)
論變易興亡
‧由此可見利司河不但在地下流,在地上面也流
論謠言(殘篇)

論辭令 Of Discourse
論禮儀 Of Ceremonies and Respect
論榮譽與名聲 Of Honour and Reputation

愛與生的苦惱

愛與生的苦惱 新潮文庫97 陳曉南譯 民74。

代譯序
‧1788.2.22
‧貧窮與疲憊
‧Werden→Sein→Erkennen→Handeln
‧ Wille→Ding an sich;意志的本質就是努力,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蕩

一、性愛的哲理
‧愛情事件,是戰爭的原因,也是和平的目的;是嚴肅正經事的基礎,也是戲謔玩笑的目標;是智慧無盡的泉源,也是解答一切暗示的鎖鑰──男女間的互遞暗號、秋波傳情、窺視慕情等,這一切,無非是基於愛情。
‧其實,性愛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世襲君主...生殖器官=意志的焦點...戀愛的本錢是青春...新生命的火焰
‧所以,他們如果不能以前者的資格活動(即不能發揮種族意志)
‧Eros: 統制諸神和人類的暴君[迷妄以為個人的事業]
‧生命就是不斷地苦惱和死亡...叛徒揭開新序幕
二、漫談男性性倒錯──性愛形上學補述
‧防止種族惡化的預防劑
三、談禁欲
‧禁欲是世襲的領地;默認命運所決定的痛苦
四、論女人
‧Jouy: 如果沒有女人,在我們生命的起點將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歡樂;老年失去安慰
‧女性的美實際上只存於男人的性慾衝動之外
‧精神的客觀化。拿破崙:女人無階級
‧當她們年輕的時候,支配者是愛人、丈夫,年華老大時,則是聽取懺悔的僧侶
五、生命的理念
‧種族超越時間
‧Celsus:精液的射出就是喪失一部分的精神
‧龐貝妓院:幸福住在這裡
六、素質與遺傳
‧Mutterwitz
七、人生的空虛與煩惱
‧Boehme...satisfactio(x)
‧一切生命的本質就是苦惱。[倦怠:社交的起源]
‧人類把一切痛苦和苦惱趨進地獄後,殘留在天國的,卻只有倦怠。
‧人類徹頭徹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是無數欲求的凝集,人類就這樣帶著這些欲求,沒有藉助,並且在困窮缺乏以及對於一切事物都滿懷不安的情形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謂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間的不斷流轉。就願望的性質而言,它是痛苦的;成就則會令人立刻生膩。目標不外是幻影,當你擁有它時,它即失去魅力,願望和需求必須再重新以更新的姿態出現
‧stoic...indian 身體。希望的俘虜。幸福:消極性事物。時間揭示物體之空虛
‧其一是對助力和保護的要求,另一是對工作和消遣的要求。
‧Voltaire: 幸福不過如同夢幻,痛苦才是現實的...人類則是為被煩惱蠶噬而生存。萊辛夭子的智慧
‧樂觀主義其實就是世界真正的創造者──求生意志的自我陶醉...悲劇。Plinius 適當時機而死
八、求生意志的肯定
九、談死亡[已錄]

Essais(1)

Essais de Montaigne(1533.2.18)
‧笛卡兒、莫里哀、拉豐登、拉羅什富科
01 殊途同歸
‧亞歷山大。(不)低聲下氣
02 論憂傷
‧僕人與朋友
‧大凡可以品嘗和忍受的情愛都是微不足道的
03 情感驅使我們追求未來
‧Cicero 蠢人即使得到想要的東西也從不會滿足,智者卻滿足現況,自得其樂
‧馬車夫、戲子、縱火犯
04 當心靈缺乏真實目標時,如何轉移激情
‧"犯不著對困境發愁,它們不會理會我們的惱怒" (in Plutarch) 但是,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神經錯亂,我們罵得遠遠不夠
05 當被圍要塞將領應該出來談判時
‧靠武力取勝不如用欺騙光榮
‧不輕信出於絕望的誠意
06 危險的談判時機
07 讓意願決定我們的行動
‧常說死亡能使我們償清所有的承諾
‧不公正的法官延長審判
08 論無所事事
‧騷動的心靈產生的不是瘋狂,就是夢幻
09 論撒謊
‧一匹馬若能乾淨俐落地停住腳步,那就非同尋常了
‧即使美名遠揚,也會徒有虛名
10 論說話快捷或說話緩慢[律師,佈道]
‧我以為,做事迅速、敏捷是性格所致;而沉著、緩慢則是理性所為
‧(算了,不必如此彬彬有禮,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信手
11 論預言
‧[瞎操心]人類總以憂慮未來為樂,似乎現實的事不夠他們操心
‧[Horace]現在快樂的人,絕不會為將來操心
‧蘇格拉底的守護神恰恰是一種意願的衝動,是未經理性思考的突發奇想。對於像他那樣純潔、審慎和品德高尚的人來說,這種隨心所欲儘管輕率、唐突,但似乎頗有用處,值得研究。
12 論堅毅
‧消遙學派哲人並不排斥煩惱,但他們善於克制
13 國王待客的禮儀
14 對好壞的判斷主要取決於我們的主觀看法
‧古希臘有一句格言說,人通常被對事物的看法,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擾
‧另一種味道,另一副面孔
‧我們將死亡、貧困和痛苦[Si gravis brevis, si longus levis]當成我們的主要對手[Plato: 健康、美麗、力量和財富]
‧死亡是通過推理才被感知,那是瞬間的運動
‧不難看到,刺激痛苦和快感的是思想
‧看法是強大的對手,它無所顧忌,無所節制
‧如果說視覺不是我們器官中最必須的,至少也是最令人愉快的。但是,最有用、最愉快的器官似乎就是生殖器。
‧生活在財富中的窮人最痛苦 Seneca
‧Cicero 富裕是財富的產物,滿足是富裕的標記
‧相信他人正直,就證明自己正直
‧事物本身並不痛苦也不艱難。偉大和高尚的心靈。方法
‧誰都是因為自己的過錯而長期痛苦的
‧對於既受不了死也受不了生,既不反抗也不逃避的人,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15 沒有理智地固守一城應受懲罰
16 論對怯懦行為的懲罰
‧與其讓人流血,不如讓人臉紅
17 幾位大使的一個特徵
‧天氣、國王的身體和性格[問醫生]
18 論恐懼
‧恐懼顯現最後威力,至強者
‧恐懼比死亡還要難忍難熬。Pan 引起的驚懼[群體引起的騷亂]
19 幸福要等死後方可定論
20 探究哲理就是學習死亡
‧埃及盛宴
‧一個人不會比另一個人更脆弱,也不會對未來更有把握
‧你死後,萬物將隨你同行
21 論想像力
‧興許。寢合
‧畢達哥拉斯:應該把嬌羞和短裙一塊兒拋開
‧目光有射精功能
‧敘述是我的,以理性為依據,而不是親身的體驗
‧普魯塔克以他人啟迪為成就
22 一人得益,他人受損
‧商人賺錢靠年輕人揮霍...
23 論習慣及不要輕易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習俗
‧事實上,習慣是一個粗暴而陰險的教師。
‧表面上遵循
24 相同的建議,不同的結果
‧[面對運氣與機緣,選擇榮譽與正義]
25 論學究氣
‧法律和正義是什麼樣的動物
26 論對孩子的教育──致迪安娜‧居松伯爵夫人
‧什麼都知道一點,可什麼都不全面,完全是法國式的
‧老師應讓學生在他面前小跑
‧我覺得那些詭辯論者比想像中的還要可悲和無用
‧[柏拉圖法律篇]城市年輕人的快樂和消遣。阿波羅,謬斯和密涅瓦
‧Seneca 事物抓住了實質,詞語就會自然而來
‧[知識不是我們的房客]
27 按自己的能力來判斷事物的正誤是愚蠢的
28 論友誼
‧好的立法者對友誼比對公正更關心
‧血緣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愛的
‧自由意志產生的是友愛和友誼,絕對不會是別的
‧柏拉圖:愛情的結局存在於友誼中。愛情是一種獲得友誼的嘗試[Cicero]。「因為是他,因為是我」
‧Horace: 對於思想健康者,什麼也比不上一個令人愉快的朋友
29 埃泰納‧德‧拉伯埃西的二十九首十四行詩
30 論節制
‧行善積德過了頭,常人就應該稱之為瘋子,君子就應該稱為小人
31 話說食人部落
32 必須審慎看待神的旨意
33 談捨命逃避享樂
‧賴活不如不活
34 命運的安排往往與理性不謀而合
35 談談我們治理方面的一項缺陷
36 談談衣著習慣
‧不知是誰曾看到一名乞丐,冬天裡穿著襯衣,卻跟一個貂皮裹到耳朵的人一樣有精神,便問他是怎麼能夠忍受的。「您哪,先生」,乞丐回答說,「您的面孔上什麼也沒罩啊;而我呢,我全身都是面孔」
37 談小加圖
38 我們因何為同一件事又哭又笑
39 關於退隱
‧我們要保留一個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自由空間,猶如店舖的後間,建立起我們真正的自由,和最重要的隱逸和清靜
‧世間最重要的是莫過於懂得讓自己屬於自己
40 評西賽羅
‧Demosthene: 女人、律師和海綿 [君王長得漂亮,能言善道而且豪飲不醉]
41 論榮譽不可分享
‧Livius 的確,全部任務好像總是最後一支援軍單獨完成的
42 論人與人的差別
‧阿爾方斯國王說,在這點上,毛驢的處境比國王強:毛驢的主人讓牠們自由自在地吃草,而國王的僕人卻不給他這份自由
‧Cornelius 各人的性格規定著各自的命運
43 談談限制奢侈法
44 論睡眠
45 談德勒戰役
46 話說姓名
47 論判斷的搖擺不定
‧慾壑難填
‧人的思維活動隨便、輕率,因為人的推理判斷跟人一樣,帶著很大的隨意性[Timeus]
48 談戰馬
49 說說古人的習慣
‧用海綿擦屁股
‧灑了香粉的羊毛
50 德摩克利特與赫拉克利特
‧判斷是應付一切問題的工具,而且無處不在使用
‧並不打算作什麼,也不許諾作什麼
‧"抬腳出門一位笑盈盈,另外一位則哭兮兮" 我更喜歡第一種情緒,倒不是因為笑比哭招人喜歡,而是因為它更加憤世嫉俗,對人的申訴更厲害
‧根據埃吉齊亞的學說,哲人幹一切事情都是只為自己;因為只有他才有資格讓別人替他做事
51 論說話之浮誇
52 古人的節儉
53 談凱薩的一句話
54 無用的技巧
‧兒童和老邁一樣,頭腦都很愚笨;愛錢如命和揮金如土的人一樣,都想吸引和獲取
‧也許可以這樣說,在有學問之前,有一種大字不識的無知;在有了學問之後,還會有一種滿腹經綸的無知:學問造成和產生的無知,它由學問產生,就像前一種無知由學問消除一樣。
55 話說氣味
‧香即是臭
56 論祈禱
‧[柏拉圖法律篇]一是神仙根本不存在;二是世事神仙管不著;三是對人的願望、供奉和犧牲,他們一概不拒絕
‧老年人交換意見須年輕人與不信教的人不在場
57 論年齡
‧我以為,考慮的生命的脆弱,考慮到人的一生會遇上多少常有的天然暗礁,我們就不應讓出生、閒玩和學習占去那麼大的一部分生命。

Symplex

Frank Zingrone. The Media Symplex: At the Edge of Meaning in the Age of Chaos (2001)。楊月蓀譯,商務:2003。

前言

‧Jacques Ellul
‧我們只能用媒體來使真理卡通化,而這也無非就是對遭切斷的經驗之一種彌補而已。
‧媒體與理性

自序 麥克魯漢的成見

‧每一種媒體都在它所詮釋的經驗裡增添了它的技術價值觀
‧Jung's complexio oppositorum
‧道德的錯綜相對性變得超現實,因而實際上已被棄置...然而我們卻嚷著懇求不要提供這類剝削卻說服我們生存的複雜知識。
‧內容空蕩、誇大而單調乏味的牢騷方式呈現
‧愛情與家庭
‧訊息與媒體
‧旅行幾乎變成向家人交差的攝影留念...一種觀光媒體的狂熱
‧世界是虛擬的真實[遊戲性模擬替代經驗的虛擬真實原理]
‧虛擬簡化了認知,卻將真實複雜化了...電視的簡單敘述與複雜陰謀論的懷疑形成對立

第一章 媒體簡複並存

‧[Benjamin Lee Whorf]用語言由簡化經驗而建構真實
‧民主似乎在全球各地接病態叢生,這或許是由於它在世界任何一地都被用來作為經營複雜部族專制的一種表演方式。如今自由與自由消費劃上了等號...
‧[Joyce]他的心智有如一名雜貨店店員,發展出一種將簡單與複雜,日常瑣碎與抽象哲學完美融合的寫作形式...[正確的字序]
‧[William Hazlitt] 話一旦說出,它的疑點也隨即產生
‧每個媒體都有它默契般的文法
‧除了金錢與娛樂之外,電子媒體很難對我們的人生使命感有任何助益
‧由於電子媒體鼓勵全球意識並且傳播全世界普遍對宗教的冷漠資訊,地方上的暴力也就隨之發生
‧然而,對我們許多人而言,電視這種幼稚的簡化性質作為一種現實的代用品,似乎也無傷大雅。
‧忠誠發自神話般的臆測,信仰則根植於歷史[神話與歷史:後者複雜化事實本身
‧反正有動物出沒就夠了[媒體:探討新的認知方式;X^2+C=X]
‧神人行動與原型符號
‧指數性稠密:teleramic communication
‧為了維持民主的表象,權力的差別也受到了抑制
[壓製?]
‧麥:電子化過程。權力分散化→整合化→加速化
‧簡:各處媒體感覺;電影螢幕。繁:權力/ 獨占/合併;基因更換;全球分裂與暴力成為地球的業務
‧理性心態是由解決這些相互排斥的極端而出現的緊張所形成的
‧一條仍未言明的分歧性差異通路
‧意識在其真正本質上,是一種由身體與精神的人類特性的科技延伸所驅動的知覺擴展演化體系。這些科技延伸在演化的現實中添加了虛擬性。
‧手寫的閒話+印刷術=報紙。分叉的相反行動是內爆
‧我們體內一般性焦慮的高水平被這種鎮靜性的媒體給平息掉了。

第二章 電子神話

‧Joyce: 歷史是我們力圖掙醒的夢魘
‧我們對歷史的許多認知其實都建立在電影的概念上
‧真正的神話是我們擁有的最可靠的真理。伊底帕斯:戒懼-欲望
‧神話是我們虛擬經驗所需的歷經時間考驗過的技巧
‧觀看者被電影與電視經由一個新異的時間與空間送往可望接受人類整個的想像與幻夢中。我們的知覺結構只在部分上是文字與歷史性的;一如我們開始了解到的,它基本上也是神話性的
‧當神話與現實合併時,就產生了不確定性...由超自然重疊而訓練的認知
‧Levi-Strauss 人類從不像今天如此野蠻...喪失身分認同使暴力劇增
‧我們的未來是科技化的想像[但文化抗爭科技]
‧在電影中,上帝要維持其可信度的話,可以有聲音但絕不可出現影像
‧聽覺/觸覺...深度的神秘知覺
‧Joseph E. Bogen: propositional/appositional...愛因斯坦所謂貢獻匪淺的組合遊戲
‧最重要的,神話是了解吊詭與象徵性關係的深度訓練。神話反對線狀、反對典範、反對純粹;它贊成樣式、贊成綜合、贊成聽覺、贊成電影式的。很容易看出這種精神狀態基本上是健康的...[aber Disneysnatur]
‧Democritus :人類的進步不是腦而是手的工作成果。科學、測量與體系
‧Giorgio de Santillana(et Charles Dupuis)。神話源自科學。只有科學能加以闡釋。[Amlodhi];科學之王天文學;化學時鐘脈衝
‧神話是將巨量時間與空間壓解為簡單而令人激動之單一整體的一種精神-心理的設計。電視的功能也正是如此,將資訊壓縮或內爆成簡單的電影式呈現。媒體就以這種方式轉變了地球,它的衛星轉播形式是全球化主義實現的主要因素。全球化主義是分裂性的。地方性的身分認同對全球化價值觀強施於他們的改變十分憤怒。經常也就引起了暴力衝突。
‧觀看電視時,與現實的強力、警戒性的交互作用過程幾近完全消失
‧生存關注:食物、空間、性與經濟
‧藝術因其內容是多感官、蔓延性且未經圍堵的,它所存在的形式很難在畫廊中展出。
‧印刷記事圍困了故事敘述者,都市圍困了自然;電影圍困了小說;電視圍困了電影;而雷射攝影術將圍攻電視。簡言之,體系藉由建立新的外界控制來擴大。[改變價值觀與知覺的主動加工者]
‧嗅覺是懷舊的;掌大權的感官耳朵是約束時間的器官,它讓我們思考;眼睛應付空間並驅使我們採取行動。味覺大體上是嗅覺。而觸覺這種領頭的感覺在希臘羅馬神話中全有記載,從索福克里斯悲劇中的亂倫禁忌到受宙斯的天鵝凌辱的莉達都涉及了觸覺。...[人類經驗的完整性。經驗:精神事件]
‧文化物體掩飾了其神話的本質。每一個物體是它本身,也是存在於意義邊緣的其他物體。

第三章 抑制

‧memoir involuntaire: 音響價值觀的原始、非自願的偏見中
‧選擇是傳播的本質...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個自我塑造的抽樣靈媒玩意兒
‧mystically and integrally...Ellul: 教育只是預先的宣傳,建立了以實證主義論調曲解我們生活的連續性、邏輯性秩序的心理習慣
‧Polanyi 只有分裂片段可以信任;只有片段的聚合富有一種全然不可名狀的意義,因而可以避免自我懷疑。
‧培根:格言與方法
‧Alfred Korzybski: 沒有一個 A 全部是 A
‧科技本身就是抑制性的[內耳抑制心跳]。心理卡通。思考對人的舒適感構成了威脅
‧布希亞:地圖在版圖之先存在
‧卡通:沒有本質經驗的形體。[隱密:欠缺靈媒式共鳴] 事實就成為一種藝術內容,一種娛樂。
‧卡通是先發制止對理念作抽象探究的各種影像
‧拼嵌恰是卡通的相反。卡通有壓制異類觀點的傾向,而拼嵌則全部是關係與多種觀點
‧商業的勞碌命標準就與狂熱堅持避免面對自己。煩悶→狂躁
‧擁有技術就是摹仿自動。Norman Oliver Brown: 停止工作是地獄
‧人類中樞神經系統最重大的功能是抗拒。
‧視覺是一種組合而非複製事件。[范貝克西]將知覺傾注於身體外部
‧我們需要一些媒體之外的事物,因為媒體是虛擬的,無助於平息內在的神經雜音
‧TV kids: 孩子與說母語的成人沒有語言學上的互動關係
‧文化經驗本身變成了替身[青春期庸俗事物]...文化是承受技術改變壓力的記憶。
‧概念產生狹窄的價值觀並強化行為的可測性
‧感情生活經過概念化的感覺之後,勢必變成了部分虛假
‧我們的觀察與陳述事實中存在的慣性虛假被理性化概念的比重十分靈巧地壓制下來的。我們無法準確地溝通是因為我們的集縣各不相同,而且深怕被指認出來。
‧[節奏的本質:交替作用]科學典範卻是忽視某些認知的方法。典範是抑制的特案
‧我們必須使麻痺穩固下來...娛樂至死以避免生活機械式
‧反環境是思維及行動的慣例型態相反的事物之知覺秩序。
‧恐怖主義是電子化過程的政治藝術
‧未來是無言的現在。[髒話]知覺不良...教育落後於現實
‧大部分全球性市場經濟製造的垃圾是人類
‧Peter Ramus
‧構思;用一種可以吸引觀眾又能提供娛樂的巧思所設計出來的雄辯安排中的正題。一如貫通全劇的情況,此時哈姆雷特是他自己的觀眾。
‧考慮錯誤的冒險...行動使他成為機器,失去了人格,在尋求傳統性復仇的預料中的策略時...荒廢的雄辯家
‧Barrington Nevitt. The Communication Ecology: Re-presentation v. Replica
‧Holographic, Reamalgamerge
第四章 前意識
‧W. James: 無意識-紫外線,可見光,前意識
‧Daniel Boorstin: 經由製造假事件,文化自「理想」轉變為「影像」的根本弔詭性...我們被訓練得只對「可信度」作反應
‧媒體效應發生在前-意識邊界。subception。去人格化與藝術性感知
‧疼觸聽視嗅...parataxis
‧情緒輪盤賭博...恐怖主義是最理想的新聞報導
第五章 意義邊緣
‧文化的式微...深度背景...核電廠工人吸食大麻...encouler les mouches
‧William Irvin Thompson. 意義作為信念的基礎,否則世界近乎荒謬 在其中相信自己能行動之人將淪為滑稽,有目的的空虛早於無目的
‧《歷史頻道》
‧透鏡:數學組織;小說的誕生
‧第二性感帶......人格! [殭屍選民]
‧有人說英雄主義無非是紓解恐懼的一種特殊方式
‧意義的功能在反抗抑制以維持精神的健全
‧Apperception: 右腦辯證,左腦語意。音樂:數學性與感覺
‧人類知識的歷史主要是綜合的人物批評的歷史
‧Robert Frost:唯一可能的革命是一個有人性之人的革命
‧內容消耗形式。藝術永遠將意義迫至察覺的邊緣。內容的內容是媒體。內容是任何媒體的科技都要求的感知樣式。任何媒體的形式都是他的文法
‧特寫與庸俗。電視
‧Realization of the living; posthuman
電傳靈知:電子化過程的深義
‧Telegnostic; Campanella; From Cliche to Archetype
結語

二十世紀法國戲劇

二十世紀法國戲劇[depuis 1900] 阮若缺 譯 (1985 3rd ed.) PUF。台北:遠流,1993。

譯序 眼耳心腦並用和參與時代精神

第一章 「美好時代」以來的大師
‧心理自然主義[契軻夫]
‧老是有些夫婦就會出現在不該和異性共同出現的地方
‧1896.12.10. Alfred Jarry Ubu Roi 學生鬧劇

第二章 兩次大戰間的戲劇
‧Freud & Pirandello
‧J. Romains. Knock ou le triomphe de la m'edicine, 1923
‧A. Gide 獅身人面裏謎底的唯一答案是「人」
‧68 Artaud

第三章 Paul Claudel
‧金頭:主角想佔有全世界。固然
‧他追尋自由,想逃避現實,需要愛但卻又怕被愛所困

第四章 Jean Giraudoux
‧特洛伊戰爭不會發生:攻擊好戰份子、英雄主義崇拜者以及自以為愛國的人
‧巴斯卡式娛樂:動詞
‧他不在乎卡夫卡或貝克特所強調形而上的焦慮,宇宙的寂靜嚇不了他
‧Racine: 偉大的戲劇是說服已被說服的心靈,感動已悸動的心,迷惑已閃爍的眼神,它給予觀眾對自我感覺及自己生活的時代一個省思的機會

第五章 Armand Salacrou et Jean Anouilh
‧除了寂寞和死亡,什麼都沒意義
‧現今的女人已沒什麼信仰;唯一約束她們的道德是愛情
‧愛情裏也找不到生命的意義
‧回憶的世界。人性;厭世者。粉紅劇。「不為誰;為我」[Antigone]
‧莫里哀:易怒者陷入愛情漩渦
‧親愛的安東尼或失敗的愛情。他批評的似乎是人性的弱點

第六章 Henry de Montherlant
‧各式各樣的人。「因為他平庸,所以該坐牢」「人們侮辱我,我並不難過;但若激怒我,則令人難受」
‧上帝和凱薩之間該如何取捨。無限是站在馬拉代斯達這邊的
‧兩代之間的代溝,物質主義的氾濫

第七章 Jean-Paul Sartre
‧行動。凡是悲劇,一定要和時間或空間保持一段距離
‧「台上那些戴面具的人」是「螃蟹」
‧憂慮。確有其人。戲劇應該表達一個哲學觀

第八章 1939年以來的戲劇
‧Bernanos:害怕是上帝的女兒,星期五晚上贖回。她就在末日的周圍,為人求情。
‧面對我們的是一個年輕的國王
‧無足輕重的人。結局就是砰。飢與渴
‧[Iunesco]人物竊取我們的想法

結論
‧劇本

sunnuntaina, heinäkuuta 23, 2006

Bonheur

幸福書
L'euporie perp'etuelle: essai sur le devoir de bonheur par Pascal Bruckner(2000) 陳太乙譯 台北:究竟,2002

前言:看不見的罪懲

「你要快樂! 」「我做不到」
再也沒有比幸福更模糊的概念了。
民主文化 世俗 享樂主義 權利

第一部 我在之處,即是天堂

第一章 如夢幻似謊言的生命

Dumezil 基督徒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
沒有人能夠同時侍奉上帝和貪婪的財神
12e 煉獄:人類利用永恆的戶頭濫開支票...是在脅迫上帝
您(大小便還)好嗎
「不就是過日子嘛! 」投降式的回答
垂死的耶穌變成「死亡的主人」(梵樂希)
Simon Weil: 痛苦始終不夠強勢也不夠壯大
Pascal: 可恥的是屈服於歡愉之下
Freud 懺悔允許屠殺 杜斯妥也夫斯基

第二章 黃金時代以後呢

現在,軀體是朋友,是我們在世上唯一的小舟
地獄會在時間的黑夜中消失,地獄就在我們每個人之中
盧梭:因為我太快樂了,所以覺得煩(新哀)
18世紀的感慨激動

第三章 至福的戒律

節制:集中營與歐美保護消費主義者
感情餵食法(Huxley)
愉快是禮貌的(居禮夫人)
小中產階級的愚蠢,像消費者主義平板的牧歌,亂七八糟的心理狀態
Benjamin Constant 現代人的自由:私人享樂時的安全警衛
人類不但沒有無憂無慮地享受它,反而把禁忌轉移到享樂之中。享樂因自身而焦躁不安,它開設了自己的法庭,判了自己的罪;並非以上帝之名或羞慚之心定罪,而是因享樂自身不足而有罪:它永遠不夠多,永遠達不到標準。
慈悲的強制,勝利者心態
性能力這新的神諭權威
攜帶型銷魂狂喜(De Quincy on opium)
健康有其殉道者
達賴喇嘛:社交界的教主,靈魂表率,顯然令人討厭
幸福:信仰的超級產物(Cicero)。另一種感情階層。冷酷的偶像
Alain Finkiekraut 愛的新亂序 Jean-Claude Guillebaud 歡愉之專制
慰藉(consolation)產業 Bertrand Leclair
惡夢般的陳腔濫調:娛樂消遣與矯正教養

第二部 溫和的王國,還是平庸之發明

第四章 黯淡而苦樂交加的史詩

人類、事物及言語的墮落
避免回到最初之虛無(Augustine)
活著非常危險(V. Wolf)
習慣,保留存放的原則,重複的快感,速食
日常瑣事具有一種侵蝕力,能將最恐怖的事化為泡沫
噢! 生活,我愛你,但不是每一天
我們這一代的地獄叫做平淡。我們所追尋的天堂名喚完滿。生存下來與延續下去是兩回事。

第五章 例行公事的極端派

akedia
劃分他的思考空間,填滿他時間裡的空白
Henri-Frederic Amiel...把瑣碎捧成現代心理的史詩
愛米爾愈是不願擁抱世界,就愈需要寫作
一天的時光宛若一整齣人類的戲劇
自內部擊沉平庸
貞節可以好玩(fun)
(Amiel)「灰暗的天空、寒冷、哀傷、沒有光彩、沒有愛,屬於那人缺乏生氣的生活,他沒有勇氣對女人伸出雙手,並對她說:『在上帝的庇蔭下,妳可願與我攜手同行誓為連理? 』那天候尚能忍受,但總教人想起隱修院和放棄世界的顏色。」
既然天氣已成為世界的肌膚
偵探推理與魔幻怪談
George Poulet 人類時間研究

第六章 真實生命並未缺席

Rossetti 我的名字叫做可能會發生
Racine: 若引不起他人的忌妒,那就不叫幸福
園藝
Lasalle: 你們自以為自由,其實都是奴隸!
日曆的囚犯

第三部 中產階級或舒適安逸的卑劣

第七章 富裕庸俗的中產階級

Flaubert :我把思想低俗的人都稱為中產階級
平庸、低俗、貪婪...蔬菜牛肉湯的怪臭味
Gogol 《狂人日記》髒灰色
恐怖本來的作用在於壓制單調,結果卻把單調帶到一個無可匹敵的境界
藝術家:頗為生動的同類
反資本主義烏鴉嘴,咒罵就等於幫忙
超級階層 小心中產階級的分裂
一種是控訴生活的檢察官,另一種態度則是律師
Mark Lilla 兩次自由放任革命:六○年代和雷根經濟政策

第八章 你的幸福是我的鄙俗

他意圖將「有」的語法轉換成「是」的語言
niceism
禮貌是一種小型政治

第九章 如果金錢買不到幸福,那就交出來吧!

普魯斯特:水族箱
Fitzgerald 錢是神賜的護身符
媒體亦構成抑制慾望的機制

第四部 厄運是違法行為?

第十章 痛苦之罪

西方社會尚在試驗階段,把權利當作修補工具,政治鬥爭充作正義因子,正在發明另一種與痛苦共處的關係,而且很可能是一種基本面的革命。
信心與良心的相遇
受害者或超越界線的人
身體受傷並經過住院治療的人較能迅速地消除緊張

第十一章 沒道理的哲理

伏爾泰:是活在不安的悸動中,還是處在無聊的昏昏欲睡中
內心的太空人(ex. 潛水鐘與蝴蝶)
兩種死亡 肉體其實已經崩潰

結語:薇都蘭夫人的可頌麵包

Gide:請相信尋找真理的人,要懷疑那些找到它的人

Der philosophische Garten: 33 Spaziergaenge durch Denklandschaften

Der philosophische Garten: 33 Spaziergaenge durch Denklandschaften(1994)
Frieder Lauxmann 許順閔

溝通上的問題(Jaspers)
第一個景點:偶然與目標
01 N 這個人根本不畏懼思想上的走火入魔 義大利式旅行
02 W 邏輯與偶然 nichts
03 Freud 錯字魔王
04 追尋意義的人 Frankl, Joerg Zink
第二個景點:真理及其界線
05 Socrates 學生:你認為智慧與知識之間有區別嗎? 蘇:這一點大家不是很早就知道了嗎?
06 Popper P1→ VL (Vorlaeufige Loesung) → FE (Fehlerelimination) → P2 有沒有一種完全不同的真理概念或許可被視為私人財產? (作者)
07 Pirates Jaspers: 因為沒有被孤立的真才是真 warten wahren wirken wert(veritas) werden war
08 Brechts Zustoerung "沒有任何開始是有用的,即使它可能會有好的結果" der Frankfurter
09 Konrad Lorenz
10 Diotima 知與非知之間
11 Goethe 不可知的事物還是可以理解 看哪,我們根本一無所知! 我的心為此全然燬為灰燼。
12 W 30y denken 好勝心意謂著思考的死亡 無門禪師: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第三個景點:原因與未來
13 Ren'e Thom Stabilit'e structurelle et morphogene'se. Ivar Ekeland
14 老子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重要的是區別真假智者
15 Leibnitz 上帝磁片
第四個景點:時間與物質
16 Cartesius 懷疑,拆解,整理,列舉 愛因斯坦的夢
17 只有具備人性,才會具有理性。人是理性的尺度 (Fb)
18 Esse est percipi 聽:它被聽到了
19 時間是你自己創造的,知覺就是你的鐘錶。擋住鐘錶的平衡輪啊,時間就此遠離。 Angelus Silesius (Johannes Scheffler) 人啊,你瞥見地點與時間之處 都使你的每個目光成為永恆 潛在
20 Bruno 謝德瑞克 型態場 創造性的宇宙 "第一部應該被焚毀的著作" (自然)
第五個景點:過錯與命運
21 Pestalozzi 祖國的樣子從家裏開始 "第一門課從來就不是腦力思考的事,也從來不是理性的事;它永遠是感官的事,永遠是內心的事、母親的事。" Wie Gertrud ihre Kinder lehrt 完全相信自己目標的人 "因為他們的人生只是千辛萬苦才完成的一句廢話"(P)
22 Kkg. Kundera "馬路成功地讓空間失去價值,拜馬路之賜,空間在今天只是對時間的阻礙,只是時間的損失。" 謝林:永恆即是現[?]
23 Camus 家庭主婦 他的反叛不是以摧毀關係為前提,這樣的勝利不可能實現,結果也會太廉價,因為邪惡也在成長
24 Arstl 我們稱值得讚美的行為方式為美德
25 Eckhart sich-Einfach-treiben-lassen
26 Spinoza
27 一個性格軟弱的丈夫和沒被他好好告知的妻子(Adam & Eve) Lilith 第二亞當 基督 叔本華:原罪與救贖,意志的肯定與否定
28 慾望是最原始的存在 Schelling 邏輯上的特技 「希望自己的錯誤行為能被原諒的人會說:『我就是這個樣子嘛! 』說這句話的人大概也知道事情會這樣是自已的錯,不論他說他無法不這樣做時多麼有道理。」 在時間之內為之外的事情負責
第六個景點:單一與所有
29 Kant 謝林:非意識 對藝術家而言世界存在於反映之中
30 每流逝一小時,生命的一部份就跟著消失 Leibniz
31 Hauff 冒牌王子 裁縫 王子-妄想 啟蒙
32 謝林:努力表現你內在的真正本質吧! 這正是所有實踐哲學的最高要求。教堂頂邪惡的鬼臉 Gnostic coptic "若你們在內心培育你們內心擁有的,它將會拯救你們;若你們的內心並未擁有某個東西,這個你們沒有的東西將殺掉你們。"
33 Boehme 神秘論者趨近無神論者 抽象而精神層面的重力。不是成分

On Human Nature

On Human Nature(1978) Edward O. Wilson 鄭清榮

螞蟻

開頭用休姆


1. Dilemma
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遵從哪些內在監察和行為動力
antidiscipline
Mach 科學可視為一道最小化問題,以儘可能經濟的思考呈現最完整的事實。
2. Heredity
Dobzhansky 同儕物種 黑猩猩 人類學 財富與婦女 希望與自豪 Homo superbus
3. Development
難以加入其他類型的關係 Erikson 次等物種的他人
4. Emergence
Oliver Sachs 知覺的譫妄,意象。初癒腳 autocatalysis 自摧化 遺傳資本
儀式→專業,經濟再分配→法律,賦稅與徵兵 Goffman 處方,公式
5. Aggression
Fromm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戰爭:崇高的藝術 選擇性保留 Abba Eban 理性是人類最後的手段
6. Sex
Maimonides: 不容許妓女存在,因為生下的孩子是社會的陌生人。sexual awareness 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害怕同性戀有更深的政治脫軌意涵 教育 法律
7. Altruism
Yeats: artifice of eternity Hume: 理性是激情的奴隸。tribalism, ethnicity. Arthur Chung 圭亞那 懲罰→報償→責任→契約→良知 (Kohlberg)
8. Religion
logotaxis Tasmanian Gause's law:相同需求導致最大競爭 Antaeus
9. Hope
人性不只是一系列在現存社會中所獲得的結果,也是未來社會透過有意識的設計,可能達成的潛在結果。Sisyphean genotype J.B.S. Haldane: 缺乏文學性的感知方式。 Luddite
只有具備人性,才會具有理性。人是理性的尺度

Hume

休姆散文集

序 恩格斯 羞答答的唯物主義

懷疑派

理性,偏愛,美和價值這二者都僅僅是相對的(of a relativue nature)
美,並不是圓的一種性質
藝術與哲學的主要成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加工改造了人的氣質
「你的悲傷是沒有結果的,不能改變命中注定的事情。」說得很對,而我對這種議論又感到遺憾。

論藝術和科學的興起與進步

貪婪、發財的慾望是一種普遍的情慾,它在一切時間、一切地方、一切人身上都起作用;但是好奇、求知慾、只有很有限的影響,它需要青春年少的精力和閒暇、教育、天賦、榜樣等條件,才能對人起支配作用。
而這些進步又需要有求知慾、安全和法律。
即使是亞歷山大大帝也要睡覺、戀愛,這使他明白自己並不是一個神

優雅而快樂的人

人造的幸福
歡樂在譏笑我的消沉。她在召喚她的姐妹德行前來幫忙。
但是,我的美人,當青春和戀愛激起我們熱烈的情欲時,我們必然會在這愛情的擁抱中,找到更為快樂的話題。

注重行為和德行的人

啊,人啊!知識,這是大自然的禮物
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漁獲得幸福

沉思和獻身哲學的人

你像你假想中的至善頂禮膜拜
成為主的崇拜者

關於人性高貴還是卑劣的問題

是的,一切都是自愛。
隱密的愉快→光榮

論技藝的提高

奢華(luxury)
珍奇誘發智慧,空虛產生愚昧,而愉快則兼而有之。
小加圖 醉鬼
在一個國家裏,如果沒有對多於奢侈物品的需要,人們就會怠惰,不知道什麼是生活的歡樂,這對公共事業也是不利的。

鑑賞的標準

真正說來,倫理學能給予我們的一般教訓,其價值是很小的。
美不是物自身裏的性質,它只存在於觀照事物的人心之中
[Sancho]一把舊鑰匙,上面栓著一根皮帶子
反對宗教迷信



鑑賞力的細緻和情感的細緻

談談悲劇 dolce peccante
談談學習歷史 女fans
談談隨筆

輕鬆優雅的理智
學者與社交界脫離
學者是人類中最堅持獨立性的人,他們極端珍視自由,不習慣於服從

談談寫作的質樸和修飾

優美的思想
機智與情感的對立

Japanische Wiederreden

Uwe Schmidtt. Mondtraenen, Buerohelden und Kuechengeruechte - Japanische Wiederreden(2000)
日本的假面 翻譯 張志成

早安‧日本

日本理應受到佩服,或許應該聽取建議,但萬萬不該搏取同情
輕蔑和喪失好奇,這是死罪兩條

閒話飲食
集體生日
巧克力的滋味
東京的盛夏
找死 Maurice Pinguet
尋找一隻鴨的城市
上班族武士敘事曲
少數服從多數
寫給希特勒的俳句 角川春樹
又魔又鬼的名字
為了諾貝爾 伊丹十三 對德國印象美化 多層次的歧視
御本木──看大將如何使月亮落淚
制服奇譚
加油與自我
背叛酷斯拉 原子彈唯一犧牲者 皇居 鄉畸
鐘的紡織品──看佳麗寶如何為日本保住面子
返家播音
「你絕不會落單獨行。」這是利物浦足球協會在安菲路球場大門上給球迷的允諾,措辭堅定強硬。日本人不給這樣的承諾,他們身體力行,透過國家這個母親,施軟不施硬。我們不是要說這有什麼不好,我們是感到驚奇,是無法想像自己有朝一日將多麼懷念每天的返家播音聲。

法國新銳導演

法國新銳導演 Le jeune cinema francais/ Michel Marie 策劃 聶淑玲翻譯

你喜歡年輕和新穎嗎?
社會斷層(fracture sociale)
演員在攝影機前面就像在被審訊
Ren'e Pr'edal
新銳電影人追隨一種活躍,但不用藥物、暴力、悲慘和失望來麻痺自我
但在感情方面,這些「灰色影片」(film cris)多有描寫肉欲的主題,但不具任何美學思考,終於原著之暗潮洶湧的情緒,頗具有諷諭的風格。
將表達的需要放在戲劇利益考量之前,拒絕以影像和動作來專斷一切。
Jacques Kermabon
我覺得他們會導向「殘暴電影」(cin'ema de la cruaut'e),也就是說與厚顏無恥、聳人聽聞的暴力正好相反,更接近撕碎人道和反對正統的倫理道德。
Noe:l Herpe
在向現實屈服的時候,就獲得自由
面對著這些擁有虛假自由的孩子們,人們可以體會到一種戰後,也就是在理想主義和美學思想盛行的偉大時代逝去之後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灰色心態
Arnaud Desplechin: 小說中每一個情節都是以一種人們所熟悉的手段來運用的,演員們已不是電影的組成部份,而是一種「思想」的支持者,劇中人物也不是劇情的構成者,而是各式各樣人的觀念所要求的綜合體,音樂不是對自然世界的直接的認識,而是一種對每一齣孤立表演的場景所傳播的感覺的闡釋。總之,情節與情節之間的溝通不是源於觀眾的隨意遐想,而是一種源於內涵的、與人物、音樂、形勢、交談等的統一體。這種感覺和意識的統一只有一個敵人:生活本身。但生活卻又構成了所有小說的源泉。
在作品中,子女對父母的對抗不再是一個文學主題,而是一個由最直接的現實心靈所再創造的夢想。
面對誠信的失落使影片衰退(這種誠信包括在電影院、家庭劇院和政治活動中),只有從內在找到真實,以影像運動協調物質與精神、幻想與夢境。
法蘭西斯‧瓦諾依
對於年輕的電影導演來說,如果忽略聲音、節奏、表達方式上的不同,那麼他們與前輩們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愛情是有效的手段,有時處在某種迷茫中,孤獨中,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缺少信心時,愛情就是救生圈。人們常在影片中以身體與肉體的方式來描述它,好像是在顯示一種本能、一種生命的衝動。
人物間的關係不是透過人物或夫妻的情景變化產生,而是透過過程產生,這就構成了主線。

茱麗葉‧畢諾許迷人的出場,代表對消逝的世界的回憶:默片。女主角被偶像化,如在地鐵轉彎處的相遇,卡洛克斯只拍了一個受傷的頸背
他們不再力求建一個新的社會,而是對已存在的事物重新注入信仰,重新拼湊片段
生活的可能性
克萊爾‧梅協
電影沒有腿,他們怎麼行走呢? 這些不是產品而是經驗。
布諾‧杜蒙 Bruno Dumont
應該有空白,有空洞,有愚蠢,有電視不用的東西...
雨果:思考是運行中的大腦,想像是建設中的大腦

Fromm 愛的藝術

新潮文庫25

人們所謂的「可愛」,本質上只是「通俗」與「性感」的混合物。
戀愛個人性化
照顧、責任、尊重以及瞭解
該隱:我豈是我兄弟的看顧者
古老法國歌曲:愛是自由之子
我發現了人
理念型與原型?
因為你自己在埃及之地也曾做過陌生人
兄弟愛是平等者的愛;母愛是對無助者的愛
兩人份的自私
親疏遠近──愛的分工(William James)

勞倫斯散文選

新潮文庫145

性與可愛

但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女人卻是一種經驗,可以交流的火焰。它是我們可憐的、被扭曲的現代形容詞下的「性」的吸引力的問題。
性讓商業世界活著

關於《查特萊夫人的情人》

較高的感情完全死光了,有的只是偽裝出來的感情
真正的悲劇在此:我們不全都是同樣的,我們不全都是虛假的,也不全都是具有真誠的愛。
基督教把婚姻帶進這個世界...
佛羅倫斯公民:唉,我已經厭倦了反對性的書了...

沒人愛我

你定會堅持人類是可愛的,然而事實上它卻只有一半可愛而已
現今在年輕人生活的沉鬱期間,有一個完全悽涼的事實出現──這對年輕人本身和旁觀者都是一樣明顯的。這事實是:他們空洞,不關心任何事、任何人,甚至他們所力求的歡樂亦然。當然,可怕的骷髏還是不會被人端出來的。

色情與淫猥

技術上來說是非常詩意
所以便宜而通俗的現代愛情小說和愛情影片便因之蓬勃起來,甚至為衛道者所讚美,因為大家得到隱密的震顫,在華美的內衣底下搜索游動著,沒有一個字眼會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骯髒的小秘密

劇院

然則為什麼女人在實際的生活中都如此不擅於扮演這個角色──這個奧菲麗亞──葛蕾卿的角色? 為什麼她們那麼不願意發瘋,並為我們而喪命? 她們在舞臺上就是這樣做的。//這可能是因為劇本乃是我們男人寫的緣故吧。
無限與非自我

來勢洶洶的陽光

sunnuntaina, kesäkuuta 18, 2006

哲學的貧困

哲學的貧困 谷風
消費者並不比生產者自由。他的意見是以他的資金和他的需要為基礎的。這兩者都由他的社會地位來決定,而社會地位卻又取決於整個社會組織。
勞動。勞動時間
刻薄在於事實本身,而不在於表明事實的字句!
勞動本身就是商品
我們把勞動時間當作價值尺度,那麼這至少是不是假定各個勞動日是等價的,這一個人的勞動和另一個人的勞動日是等價的呢? 不是。
在使用機器的企業中,這個工人的勞動和那個工人的勞動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工人彼此間的區別,只是他們在勞動中所花的時間不等。
(?!)工資是什麼? 這就是勞動價值。
vera rerum vocabula
Et propter vitam vivendi perdere causas 為了生活而失去生活的根基
如果我們不論好壞總是要什麼關係,那麼我們得到的就不會是 "比例性關係",而是比例失調的關係。
As an end, the political equality is there a failure, as a means, also, it is there a failure
貨幣不是東西,而是一種社會關係
立法與經濟
grammatical being
time is money: 司爐、車務員以及乘務員混為一談
第三個說明 不死的死
正如以前反題變成消毒劑一樣,現在正題將變成假設
浪漫派屬於我們這個時代,這時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處於直接對立狀態,貧困像財富那樣大量滋生。這時,經濟學家便以飽食的宿命論者的姿態出現,他們自命高尚、蔑視那些用勞動創造財富的活人機器。他們的一言一語都仿照他們的前輩,可是,前輩們的漠不關心只是出於天真,而他們的漠不關心卻已成為賣弄風情了。
人道學派
suum cuique 讓人人各得其所
文獻的涉獵
quod erat demonstratum
想到十八世紀的機械學
尤爾博士。工廠哲學。"通過科學和資本的結合,將工人的作用降低到僅僅使用他們的注意力和靈敏性..."
人生在世,只有一項傑作→中世紀工匠
in partibus infidelium
現代的壟斷就是由競爭產生的
正題:封建壟斷,反題:競爭,合題:現代壟斷
普魯東第七個時代(信用時代)
horror vacui 害怕空虛
經濟條件首先把大批的居民變成工人
只有在沒有階級和階級對抗的情況下,社會進化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這以前,在一次社會全盤改造的前夜,社會科學的結論總是:"不是戰鬥,就是死亡;不是血戰,就是毀滅。問題的提法必然如此。"(喬治‧桑)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人民出版社]

1888 序言 留給老鼠的牙齒去批判

精神古生物學(PhG)
費爾巴哈 "簡單地把它[Philosophie Hegels]拋在一邊"
與其說是深刻的,不如說是機智的
人類知識的大廈的基礎,但不是大廈本身[純粹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
人是什麼? 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
性愛、友誼、同情、捨己精神等等
政治應當成為我們的宗教
可是愛啊!
1845《神聖家族》
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
細胞、能量、達爾文
在這裡,黑格爾關於古希臘人作了許多精采而深刻的論述,但是這樣並不妨碍我們今天對那些純屬空談的說明表示不滿
1848 萊茵工人 搗毀機器
中世紀把意識形態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學、政治、法學,都合併到神學中,使它們成為神學中的科目。
把聯繫概括為規律
德國的工人運動是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者

綱領
5. 感性;實踐
9. 直觀的維物主義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by Bart Moore-Gilbert

後殖民理論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Bart Moore-Gilbert 彭淮棟 譯

一 後殖民批評? 後殖民理論



二 薩依德:《東方主義》

Foucault/Derrida
Said: Traveling Theory / 世界、文本與批評家
Re-form
為西方霸權服務
重構人文主義 Q.R. Leavis
analysis of form
《東方主義》:決定不討論德國學術
"法國人則不是真的在那裡,除了作為誘惑東方鄉愚的蕩婦"
Kevin Robbins: Techno-Orientalism: Foreigners, Phobias and Futures
Seduction / feminist
homosocial / gynosocial
這些是很多事情的來源,例如帶給我樂趣(Derrida)
Dante
the voyage in
Williams structures of atitude and reference
Blake: 帝國跟隨藝術,而非如英格蘭人所想的反過來
Overlapping Terrotories, Intertwined Histories
小說與帝國

三 史畢瓦克:解構的轉折

自由-人文主義 質疑 Deleuze Foucault 的承諾
catachretize / thematics of imperialism
subaltern 印度非精英
覆案 國際分工
subject←→ideology / subject 迷思 / Subalternity
Derrida's morphology
Spivak: Derrida's "negative theology"
Aporia. Derrida's 入於文本之內。傅科 "強加在思想上"
"There is no outside-the-text"
德希達 解構是最歷史的辦法
reconstellation / repetition-in-rupture / epistemic fracture
觀念必須壓在橡皮擦下
並至臚列
寡婦殉葬習俗(窮人較自由)遭到腹語化
voice-consciousness / revolutionary collectivity
學習對她們說話
counter-knowledge / the unlearning of privilege
dharma
regulative psychobiographies / ethical subject / super-exploitation
馬克思主義接受世界的物質性 Whither Marxism

四 巴巴:"巴別塔式演出"

time-lag
刻板就像戀物,取代現實對象

五 從殖民批評與後殖民理論

givenness of circumstances
複製一種支配關係,這是對批判理論的建制性權力最嚴重的控訴
Bill Ashcroft 有如 Dorian Gray,透過一個象徵性的投射過程,畫像被用來脫卸其像主所有內在愧疚及恐怖
Leftocracy

結論 後殖民的未來:分崩離析

double colo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現在鼓吹全球混種化
Gilroy

maanantaina, toukokuuta 22, 2006

Imre Kertész: Felszámolás

楊永前 翻譯 台北:商務 2004。

譯者前言

選擇在匈牙利社會發生變化的1990年自殺
在缺乏體驗的情況下,一個局外人究竟能從奧斯威辛的歷史中瞭解到什麼?
種族大屠殺到今天已創造出了一種文化

本文

朝著那些無家可歸者看的時候,凱謝呂突然察覺到,他又在看無家可歸者了。

奧布拉特 合乎邏輯。這已經是另外一個國家了。

哲學性的自殺

"這就對了。" 他接著說,"它沒有形狀,血淋淋的,就像一個胎盤一樣。但如果我寫出來的話,它就變成了故事。你,作為一個要求苛刻的編輯,將如何評價這樣的一個故事?"

nomen est omen

我為什麼要把所有這一切都紀錄下來呢? 我不知道,因為它們沒有帶來任何結果。在命運給我安排的這個世界上,結果不總是來自於原因,而原因也不總是被症名為有充分根據的出發點:這樣,想通過分析結果而找到原因的邏輯,在這個世界上是錯誤的邏輯。我認為,在命運給我安排的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過邏輯。

我還是不願相信,是這本書引導我選擇了這個致命的職業。我讀完了它,然後它就在我的心底慢慢地沉睡了,我此後讀過的書則覆蓋在它的上面,一層一層的,密集而柔軟。在我的心底沉睡著許多書,有好的,也有壞的,每種體裁都有。句子、單詞、段落和詩行有時會忽然甦醒,像不安的房客一樣,孤獨地閒逛著。在其他時候,它們在我的頭腦裏開始大聲閒聊,而我卻無法使它們停下來。

"為什麼會是憤世嫉俗的呢? " 屈爾提勃然大怒。"我們當時沒有錢,只能用那些籌碼玩,這些籌碼是生活施捨給我們的。"

奧斯威辛不需要解釋

大災難中的人沒有命運,沒有特徵,沒有性格。他所處的可怕的社會環境──國家、獨裁、統治,或者你想怎麼叫就怎麼叫──以令人暈眩的漩渦的引力在吸引他,只要他還沒有放棄反抗...因此,嚴格地講,自我失蹤了。

我應該對我找到的東西感到滿意。因為那也不算少了,但說真的,其中的缺憾還是巨大的:在這些遺稿中,一切都在渴望著這部小說,渴望著完整性,渴望著一個完美的結局。

文學濾除了我的生命,以致於它固有的邏輯根本就沒有觸及我的思維方式。

莎拉說,他們相互分享著 "來世的秘密"。他們談論絕望、書籍和音樂。

Calder'on "El delito mayor del hombre es haber nacido"

"我已經在過另外一種生活了,凱謝呂。" 她說。
"我們都在過另外一種生活。"

morphine

"私家偵探是怎樣生活的? " 我沉思這個問題:"孤獨地生活。經常性地等待著機會。"

你說,這個原因是不充足的。你在暗示,藝術家們把這樣的遺囑留給繼承人:要繼承人把他們留下來的作品焚燒掉,而實際上,他們根本不要繼承人這麼做。

"因為奧斯威辛。"

...那是瓦萊里研究達文西的專著。所有這一切都是他翻譯某一作品所需要的。那天晚上,他談到了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他說,不可以把他們看作普通人。他說,不能理解他們的著作是如何保留下來的:顯然,這歸因於無數次的偶然和人們的愚昧。假如人們理解這些作品的偉大,那麼他們早就把它們毀滅了。他說,幸運的是,人們喪失了對偉大的辨識力,僅僅保留了對謀殺的辨別力;無疑,人們把後者,即把對謀殺的辨別力已經完全發展成為一門藝術,使其幾乎具有了偉大的特徵。

佛羅倫斯 實體

我的想像力不夠豐富,我的工具不夠多,而且使我得不到安慰的是,其他人也沒有找到工具...但至少我知道,我們唯一的工具同時也是我們唯一的財產是:我們的生命。<< >>妳必須焚燒這份文稿,在這裡面,我把我們悲慘而短戰的經歷交給了妳:通過我,奧斯威辛給妳──無辜且沒有關於奧斯威辛的知識──造成了最深的傷口。

妳講述了一個添加了奧斯威辛色彩的愛情故事

欺騙 被洗劫的感覺

專制主義 灰塵的漂動就像是一種超越感官知覺的手語:迷人但無法讓人理解。

凱謝呂帶著知識份子的傲慢,聲言他可憐這些人;他把一堵厚厚的、黏糊糊的同情之牆建築在無家可歸者和他自己之間,以顯示自己對社會的敏感。

沒有經歷的人

下一步

Milan Kundera: La Lenteur

嚴慧瑩譯 台北:時報,1996。

速度是技術革命獻給人類的一種迷醉的方式。和摩托車騎士相反,跑步者始終待在自己的身體中,必須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腳繭和喘息;他跑步時感覺到自己的體重、年紀,比任何時後都還深切地意識到自我和生命的時間。當人被機器賦予了速度的快感之後,一切便改變了:自此之後,他的身體處在遊戲之外,他投身於一種無關肉體的、非物質的速度之中,純粹的速度、速度本身、以及令人興奮的速度感之中。

道德柔道

吻轉為抗拒

在存在的規則中,這個實驗構成了兩個基礎的方程式:緩慢的程度與記憶的濃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則與遺忘的快慢成正比。
Kissinger 愛與傷害
Jean Hus
捷克學者吃錯了什麼藥了
反抗、紅色、裸露
屁眼

lauantaina, huhtikuuta 15, 2006

Lukacs 托爾斯泰論

Lukacs, Georg. 托爾斯泰論。黃大峰等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7。

托爾斯泰和現實主義的發展(1936)
盧卡奇、趙仲沅譯
譯自英文版《歐洲現實主義研究》

列寧:托爾斯泰=俄國革命的鏡子 "在這位伯爵以前,我們文學裏就沒有一個真正的農民..."

[面對現實主義的衰退]托爾斯泰對他同時代作家猥瑣的自然主義所表示的合理的和憤怒的鄙視。

對中世紀奇蹟劇、尼格羅人雕塑和中國戲的崇拜,是現實主義全部瓦解的象徵。

[福婁拜寫給屠格涅夫]我一邊在讀,一邊快樂得大聲叫起來...雖然小說是那麼長(戰爭與和平)

當戲劇逐漸瓦解為純粹的環境的描繪的時候,易卜生創造了嚴格地集中的戲劇情節架構,...易卜生卻寫出了一種對話,對話的每一句都顯出了說話人性格的新的特色,並把情節往前帶動一步,[內在的不穩定性]...在緊張、集中、避免自然主義的平庸和形式上 "實驗" 的空洞技巧方面,依舊勝過西方的作家。比方說,在史特林堡的作品中有確切的自然主義傾向,他在瓦解戲劇形式方面比易卜生邁出更大的一步。他的衝突和人物越來越主觀,甚至是病態的。但是他的最初的劇作卻顯示出結構的單純、表現方法的經濟和對話的集中,這在德國和法國的自然主義流派的劇作家中間是找不到的。

當性格的力量、獨創能力和獨立精神正在逐漸從資產階級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消失的時代,當誠實的作家只能描繪空虛的野心家與糊塗蟲之間的差別(像莫泊桑)的時代,俄國和斯堪地那維亞作家卻向我們指出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人們用強烈的熱情──即便結果是悲劇的或者悲喜劇的徒勞無益──對資本主義制度造成他們的墮落進行鬥爭。...[資產階級]如果他們被渴望美好事物的思想所刺激,想超出這個現實的範圍,那麼他們就不能夠找到用逼真的詩意的集中去接近偉大的生活素材。他們想要描寫偉大,結果卻是一幅越來越空虛的、抽象地烏托邦的、屬於最壞意義上的浪漫派的圖畫。

作家主觀的真誠可以產生真正的現實主義,只要它在文學上表現一種廣泛的社會運動,這種社會運動如此廣泛,以至於它所提出的問題驅使作家去觀察和描寫它的最重要的方面,同時增加它的決心,賦予它以充分的力量和勇氣以充實它的真誠。...托爾斯泰的一切幻想和反動的烏托邦,從亨利‧喬治的解放世界的理論到 "對惡不抵抗" 的理論,沒有例外地都聲跟在俄國農民的特殊地位中。...讀者忽然之間面對著一位偉大現實主義作家的 "殘酷"和 "冷靜",面對著雖然在形式和題材上跟時代非常吻合、而在內在的本質上卻彷彿來自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的一種藝術。

靜物畫的獨創性

[福婁拜寫給波葉]"我們缺少內心生活、事物的靈魂、作家的主題思想。"...社會不再是人與人之間重大的矛盾的關係的綜合體,而只是一個無生命的背景。

統治階層:流氓和寄生蟲 登場人物不可勝數

和這形成對比的是,一個純粹的旁觀者分毫不爽地照抄現實,卻不能提出為題材本身所固有的類聚的原則。如果藝術的表現超出了在線眼前所接觸的這種表面上看得出的日常生活的特色,其結果就是 "壞的無限"(用黑格爾的術語)

[巴爾札克連環小說的那種戲劇性的集中]我們時代的偉大的作家都在從事於為反對資產階級生活的散文性質的那種平凡、枯燥和空虛而進行的英勇鬥爭。只有憑藉這種強有利的戲劇性的爆發,一個充滿深刻的、豐富多彩的詩的生動的世界才可以從資產階級生活的骯髒無聊的散文中出現。...在自然主義中,資本主義的散文戰勝了生活的詩意。

大量平靜而又生動的史詩式的插話 遭受威脅的牧歌 破壞史詩和戲劇的藝術形式的那種傾向同化

史詩性的表現生活整體──跟戲劇不一樣──不可避免地必然包括表現生活的外表,包括構成人生某一領域的最重要的事物以及在這一領域內必然發生的最典型的事件的史詩式的和詩意的變革。黑格爾把這種史詩式的表現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叫做 "事物的整體",就是說,如果它不包括屬於主題的每一重要的事物、事件和生活領域,他的作品就不能稱為完整的。舊的現實主義作家的真正的史詩和正在衰落的新的文學形式的解體之間的嚴格區別,就是表現在這種 "事物的整體" 跟人物的個人命運相聯繫的方式上。

左拉內容的百科全書性質 但事物跟人物的命運是完全無關的
古典作品卻是多麼不同啊!
舉例:萊辛《拉奧孔》提及的兵器...真正偉大的小說家們在這一方面一向是荷馬的忠實的兒子。...在作家所描寫的生活戲劇場面中,在這些事物已經變成典型的和必要的先決條件的時間和場所,作家可以自由地把這些事物插進去。...這些圖景都是托爾斯泰興高采烈地、氣魄宏大地、纖微不遺地描繪出來的

黑格爾:資本主義的完美性 內在詩的必然性 大自然/已變成了商品的物件

這種在資本主義生活的可怕的醜惡中發現並揭示出來的詩意的美,是同那些利用絕望和孤立的題材作為表現的媒介,對表面現象加以照相式的摹寫不大相同的世界。

可是托爾斯泰的創造才能卻把臨死的伊凡‧伊里奇的不可避免的孤獨轉化成一種幾乎像《魯賓遜漂流記》中的孤島──一個恐怖的孤島,無聊的一生之後可怕的死亡的孤島──並以可怕的陰暗的詩情感染了一切的人物,以及人和人的關係借以傳達的一切事物。

在巴爾札克的一本小說裏,法庭不像一八四八年以後寫的作品裏那樣只是具有某種社會職能的一種組織。它是各種社會鬥爭的戰場,對嫌疑犯的每一次審問,每一個文件的起草,每一次法庭的判決,都是把我們請來作證的它的每一階段的錯綜複雜的社會拉鋸戰的結果。

托爾斯泰天才的根源:他是從被剝削的農民階級的觀點來看社會的。...其他的罪人在社會的毛孔裏過著悲慘的生活,警察則以一種毫無人性的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出現在他們面前。...本質上 "完美的" 客觀化的世界

馬克思:在所有其他領域,我們......不僅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所苦,也為它的發展不夠所苦;同現代的災難一樣,我們也受到許多因襲的災難的壓迫,這些災難是由於古老的陳舊的生產方法還殘留著,而且還伴隨著過時的社會政治條件。>>我們不僅受活人的苦,也受死人的苦。<<

一切階級 Yahoo--凶殘的人形獸

因此,托爾斯泰晚年創造出一個越來越可怕的令人憎恨的 "完美的" 世界。人們可以帶著某種程度的獨立性,在其中活動的社會毛孔已漸漸地被阻塞起來。關於依靠土地生活的任何幻想,關於調和地主利益和農民利益的各種幻想,康氏坦丁‧列文雖然是以一種苦惱的頗成問題的方式,可能還抱過這些幻想。

家庭私生活的安全閥 《克羅采奏鳴曲》:現代世界的婚姻、愛情
托爾斯泰對高爾基說:人總得忍受地震、傳染病、可怕的病症以及一切靈魂上的苦惱,可是生活中間罪壞的悲劇一向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臥室裏的悲劇。...[後者]描畫出資本主義制度下特別討厭的現代資產階級的愛情、婚姻、賣淫和對婦女的雙重播削。

《活屍》的費嘉:一個人出聲在我所出生的這個圈子裏,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就是作官,賺錢,使我們生活在裏面的醜惡更加醜惡──這是我最憎恨的,也許我沒有這種本事,可是主要的是,我憎恨。第二、就是消滅這種醜惡,這非得英雄不可,而我卻不是英雄。最後一條路,第三條路,是忘卻一切,走到一群狗那裏去,飲酒、作樂、唱歌──我幹的也就是這個。結果我就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舊的現實主義和新的現實主義之間,風格上的具有決定性的差別就在於性格描寫,也就是說,在於典型的概念。...結構是一種反應現實的詩的形式,也就是說,是人和人之間的聯繫,人和社會及自然的聯繫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一種主要樣式。現實的詩的反映既不是機械的,也不能是照相式的。[1848後]大多數具有複雜和精采結構的小說儘管繪聲繪影,但就社會內容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

普通人之所以平庸,正因為客觀上決定他的存在的那些社會矛盾並不是由於他,也不是在他身上得到最高的表現,恰恰相反,這些矛盾卻相互抵消,似乎彼此扯平,以達到一種表面平衡的狀態。...超越一般性的首要意義就是在單調的現實當中創造極端的場面

細節:為結構提供媒介
把他的作品中人物的這些特性和他們的生活的寄生性之間的聯繫顯示了出來
>>"對生活的不滿"是新藝術的特徵<<

由此可見,托爾斯泰作品中的 "趨於極端的可能性" 並不是真實的突然的轉折點,而是一種動力站、一種引力中心,各個人物的生活都圍繞著它旋轉。

歌德在《威廉‧邁斯特》裏這樣區別小說和戲劇:"在小說裏要表現的,主要是心理狀態和事件,在戲劇裏卻是性格和行動。小說應該慢慢地繼續進行,其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應該用某種有效的方式控制住全部情節的進行和發展。戲劇卻應該快速進行,主角的性格應該把問題推上了頂點,並且就停止在這個頂點內。小說的主人翁應該是一個苦惱的人,至少是一個不怎麼活躍的人;而對於戲劇中的主角,人們卻要求活躍和行動。"

取消人物性格的創造

新的現實主義描寫幻滅的一部典型的小說,弗婁拜的《感情教育》,已不復含有實際鬥爭。在這部小說中,一種無能的主觀面對著外在世界的無聊的客觀。詩人以隱蔽的抒情筆調,左袒他的作品中人物的無能的夢想,對抗社會現實那卑鄙齷齪而壓倒一切的勢力。...[對托爾斯泰自明之理]即凡有一點而價值的男女,必然對生活失望,對他們說來,思想意識跟現實之間的矛盾是最深刻的矛盾。托爾斯泰作品中的人物,越接近愚蠢或陰險,這個矛盾就越縮小。...失望的人只得自己負責,而是現實應對失望負責;當現實和烏托邦想法發生矛盾的時候,現實是對的;現實表示一種更高的、更豐富的真實。...在托爾斯泰的眼睛裏看來,失敗的真正原因倒不是這種情感的 "崇高性",不是它的符合人道的有價值的精神內容,而是懷著這種感情的那些人們的微不足道。...這種悲劇的精采場面之後,一定會跟著真正的悲喜劇,那就是:繼續過他們的舊生活,又受他們那原先的、一點也不 "崇高" 的、然而十分真誠的感情的支配,恢復他們那正常的生活準則。...在戀愛與結婚的每一場這樣的悲劇背景上,我們的眼前始終擺著這樣的事實:這種方式的悲劇是起源於一種懶散寄生蟲式的生活。[ne jemais l'art pour l'art]

《復活》! 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後沒農民生活好寫啦 Ferguson 蘇格蘭歷史學家、哲學家

[托爾斯泰為莫泊桑做序--真正藝術家對現實態度所必須具備的這些條件]一、作者對主題正確的,即道德的態度;二、敘述明晰,或者說,形式的美,這是同一個東西;第三、真誠,即藝術家對他所描寫事物的真實的愛憎情感。

[托]大量的細節描寫[即所謂 "藝術家的地方觀念"],不過是一種掩飾內部貧乏的幌子,而古詩人(他舉《舊約》中的約瑟傳說作例子)卻毋需這種大量的細節描寫,因為他們是非常單純而且容易理解的。...[現代藝術由於歷史必然性失去人民性:19後半的沒落]

社會主義文化革命所教養的列寧的女炊事員,卻能夠比托爾斯泰的農民注意到廣闊得多的過去藝術的視野,能夠比他看得更遠大,更加深刻得多。[相較席勒的莫里哀的侍女]
-----


托爾斯泰和西歐文學(1944)
范之龍譯 譯自英文版《歐洲現實主義研究》

-----

莫泊桑:哪兒有好東西,我就去要。[民族文化的自私與真理跨國籍的綜合]

[解決國外問題]維柯是通過黑格爾和黑格爾派哲學家才在義大利起了很大影響;德國古詩是在吸收了莎士比亞和莪相、但丁和卡爾德隆之後才正式形成的。

開展與具體
托爾斯泰不等於大自然的遵從者
重新發現人類

[馬‧安諾德1887]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與虛偽、矯柔造作的感情毫無共同之處,並且從不對任何低級的肉慾主義做絲毫讓步;他展示給讀者很多不愉快的東西,但沒有一件會使你的官能混亂,甚至於對那些官能混亂的人來說,還會感到不足。

哈維諾克‧伊利斯 "小說是一步時代的道德史"
拿破崙五幕劇:向首都進軍、大戰一場、佔領首都、簽訂合約、班師回巴黎。
Stefan Zweig?
托爾斯泰不抵抗主義
羅曼‧羅蘭 "或者避而不見,不然就只有恨"[真理或是愛]
人物說

Globalisierung Becks

Beck, Ulrich. Was ist Globalisierung?
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
孫治本譯 台北:商務,1999年。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虛擬納稅人

以上一切均未經議會的提案和討論,亦無政府的決議,無法令的修訂;是的,連一次公眾討論都不需要。這證明了「次政治」(Subpolitik)觀念的有效性──次政治並不是一種顛覆(理論),而只是在政治制度之外的附加行動和權力機會,在世界社會的架構下運作的企業有了更多這樣的機會:第一個工業社會的現代,其中的權力平衡、權力契約,已被宣佈作廢,並在不經過政府和議會、公眾和法院的情況下,改寫為經濟行為的自我統治(Eigenregie)。

Jobkiller
Beck: Die Erfindung des Politischen

第二章 民族國家失去了其主權該怎麼辦?

Globalismus, Globalitaet, Globalisierung 黑色、綠色、紅色保護主義
圖像洪流(Bilder-Stroeme)
Pater semper incertus (父親總是不確定)

[全球化過程特殊之處]在於可經驗地研究的區域-全球交互關係網絡的擴展、密度及穩定性,及其傳播媒體的自我定義和文化、政治、經濟、軍事諸層面的社會空間及上述圖像洪流。...因此,全球化也是指:非世界國家(Nicht-Weltstaat)

第三章 全球化的衝擊 --> Denationalisierung

第二篇 何謂「全球化」?──其面向、關於其之爭論及定義

歐洲、美國、太平洋

[奧德賽與魯賓遜:時間緊密的地球 zeitkompakter Globus]

第四章 世界地平線的開展──邁向「全球化社會學」

[社會貨櫃理論 Container Theorie. Nation as container。疆域陷阱。不僅...而且...替代了非...即...。非洲不是大陸,而是一個概念。]

Wallerstein[1. 利益最大化的單一市場2. 作為阻礙的國家結構 3. 中心邊陲三分法], Rosenau[後國際政治 解中心化 多中心], Gilpin[霸權], Held[負面貨幣 bads reichtums- und armutsbedingte], Robertson[全球地方化:Habermas' Neue Unuebersichtlichkeit 新的無法概括性, Bauman's Ende der Eindeutigkeit 明確性的終結 包含式[inklusiv]區分無疑有一個優點:它使另一個、更有彈性的,或者如果我們想這樣說的話:「界線」的協作式觀點成為可能。在此,界線並非產生自排除,而是產生自特別堅實的「雙重包含」形式。一個人參加了非常多的不同圈子並且因此有了限制。(這雖非是唯一的,但是本來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思考和經歷界限的方式,這在社會學上是理所當然的)在包含式的區分的架構下,界線被視為和強固為一種彈性模式,此一模式使重疊的忠誠成為可能。], Appadurei[可能生活的想像力量], Giddens 文化研究:Robertson, Appadurei, Featherstone, Lash, Urry

Sein wird Design 存在成了設計。購買力終結了社會人的存在
解地方化-再地方化 非傳統化 translokal。無法看透性、服務業、成本迷思。
無工作的成長。工作位置和稅收。

A. D. Smith. Nationalism in 20th Century

第五章 跨國公民社會──世界主義視野如何產生?

購買力 [Baudelaire]象徵的叢林
國際政治的柔道政策
從 Leviathan 到 Gulliver
第三代德國-土耳其人
自我質疑與自我立法的相互依賴:Nietzsche und Lessing, Gewissheit und Wahrheit
praestabilisierte Ignoranz
脈絡關係的普遍主義

第六章 世界社會的輪廓──彼此競爭的觀點

Kant 民主無法孤立 [弱小國家有利於跨國企業]
第二次啟蒙:國家、地點和功能殊化 無秩序 無機構 無統一性的多樣性 功能理性→有組織的非理性
[H. Bull] 新中世紀性質。跨國國家必須一方面與地區的和世界社會的權威,一方面與次國家的和次民族的權威分享其公民的忠誠。

第三篇 全球主義的謬誤

語義強權 馬克思主義的復活節 Witch-Doctors J. Micklethwait/A. Wooldridge

第四篇 對全球化的回應

不想在悲嘆中筋疲力盡
H. Prantl, Probleme kann man nicht abschieben 問題無法被遣送

第七章 歐洲作為對全球化的回應

Kundera 歐洲認同:小說的智慧

第八章 任選的沒落:歐洲的巴西化

沙特自傳

Sartre, Jean-Paul. Les Mots. [Gallimard, 1964] 潘培慶譯。台北:左岸,2002。

導讀[阮若缺] >> 自傳體小說:作者、敘述者與主角的三位一體。
譯序--惡夢醒來是早晨 >> [沙特於聖惹內] 天才並不是什麼贈品,而是人們在絕望的環境中創造出來的一條脫身之路。

上篇 讀

>就是這麼回事,每個人都知道,古希臘阿波羅神殿裏的所有女祭司都早已作古;所有的孩子都是死亡的一面鏡子。
>所以,我是一條被寄予厚望的捲毛狗,我正在發佈預言。我說著幼稚的話語,其他人則記著這些話,對我反覆嘮叨沒完:我又學著說別的話。我還說成年人的話,說那些 "超出我的年齡" 的話,雖然我並不理解其中的奧妙。這些話都是詩,製作方法倒很簡單:只須相信魔鬼、運氣、虛無,只須整句地借用成年人的話,把它們連結起來,並不停地重覆它們且無須懂得其中的意義即可。
>我的生活是從書開始的,它無疑也將以書結束。
>我無意中喜歡上了那些預先製作好的故事,而對即興之作的興趣則大大降低。我對詞語間的嚴密的連結也開始敏感起來:每一次閱讀,詞語還是原來那些,並且在同樣的詞序裏,於是我便等待它們的出現。
>原來那些藏在袖珍植物園中的乾澀的聲音[一旦可以閱讀的驚喜;如猶太人無視自然]
>[Heautontimoroumenos 等奇異字彙]這些堅硬的黑色詞語,...即使在今天,它們仍保持著自己的晦澀性,它們是我記憶中的腐植土。
>[括號中文。Ci-D, Pr-Z]他們都有各有[sic]自己的動植物、自己的城市、偉大人物以及自己的戰役
>職業的柏拉圖主義者
>雨果這個複雜的傢伙,他同時在所有的書架上築巢搭窩。這些還只是他們的肉體,他們的靈魂則糾纏著它們的作品:書頁就是窗戶。
>我被一條瘋狂的鯨魚帶走了,我正在飛快地疾馳,這條鯨魚不是別的,恰好就是這個世界。
>死亡本身已作了消毒
>[維根斯坦與偵探小說作比較][面對蠢貨一詞受到驚嚇]
>我外在於人類的種種需要、失望和快樂,為了引誘人類,我冷酷地耗費著我自己的生命。人類是我的觀眾,舞台上那些成排的腳燈把我和觀眾相互隔開,並將我棄於驕傲的流亡之中,這種流亡很快又變成了憂慮。
>我驚奇萬分:一個人居然有其固有的位置。他的位置:也就是由眾人的期待所挖掘的虛無,一個看不見的肚子,看來他能夠從此虛無和此肚子裏再生出來。但是,如果他在一片歡呼聲中從泥土裏冒出來,如果女人們擁上去吻他的手,那我就會清醒過來:肉體的存在總是多餘的。他是完好無損的,並被歸結為純粹的負本質,他保持著鑽石那樣不可壓縮的透明性。
>我從未想過我的孤獨,首先因為沒有詞語來稱呼它,其次我也看不見它,因為總有人圍著我轉。這就是我生活的脈絡,我快樂的材料,我思想的肉體。
>死亡以其缺席而出盡了風頭:去世並不是死亡,這位老婦人化身為一塊蓋墓石版,這並不使我討厭,先有變體,然後達到存在;...後來在我七歲的時候,我不管在什麼地方都遇到的那個真正的死神,它則從不在那裡。它到底是什麼?它是一個人,一種威脅。人是一個瘋子,至於威脅,那是一些躲在黑暗中嗜血成性的屠夫,...死亡就是瘋狂到極點,就是完全陷入瘋狂。
>神秘主義適合於流亡國外的人,也適合於那些多餘的小孩。
>孤獨使我遠離激烈的遊戲
>[沒有車票搭車去 Dijon]
>由於我達不到神聖,於是我崇拜魔術:電影是一種令人懷疑的表象,我喜歡它的理由是很古怪的,就為了暫時還沒有出現的畫面。這種流動就是一切,就是虛無,就是被歸結為虛無的一切,我目睹著這堵牆在發瘋,人們從充斥於我身上的一大片模糊狀態中清除出了一些確實的東西,我那幼稚的唯心主義為這種無窮的收縮而高興。[我跟她倆人只有一個靈魂:那就是蕭邦的葬禮進行曲]
>但是,我每天都把法庭的無罪宣告推遲到第二天,我這個永遠是未來的英雄,我既焦急地盼望即將舉行的祝聖儀式,可我又不斷地將之向後推遲。...[直到]我遇到了我真正的法官,我的同代人、與我身份相似的人。
>欺騙
>[The Venus of Ille 套戒指於新出土的鋼鑄美神塑像,新婚之夜遭活活吻死。 M'erim'ee]

下篇 寫

>我的寫作不過是裝腔作勢,是一種儀式,為了假充大人。...[玩電影]
>我在抄寫這些句子,它們在我面前獲得了物質的密度。
>[聾子似的對話...史詩一樣驚人的腦袋...集作家與騎士於一身的人...我把文學與祈禱混在一起,並把文學變成了人類的祭品。]
>最後,教士的唯心論是建立在孩子的唯實論之上的。我前面已說過,由於我是從語言中發現世界的,我便長期認為語言就是世界。所謂存在,就是在無限的詞語一覽表中的某個角落裏有限地佔有某些名詞;而所謂寫作,就是在上面鑄刻上新的存在物,或者──這是我最固執的幻想──用詞句來捕捉那些活生生的事物。
>[與其說在尋求史詩,追求殉道,不如說我在乞求死亡]我發現,純文學中的給予者能夠變成他自己的給予物,也就是為純粹的對象。偶然的事件把我變成了人,慷慨大度又把我變成了書...我以物質的頑固惰性表現著自己。...這一花招獲得了成功:我把死神緊緊地纏在榮耀這塊裹尸布裏,我不再考慮死亡而僅僅惦記著榮耀,我沒有意識到這兩者是同一回事。...我成了我自己的訃告繕寫者。...勇士、殉道者和聖徒的詞句也無處可尋,因為沒有任何人再重覆這些字句。
>[Robbespierre腋下夾著他自己的頭顱][Raffaello Sanzio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閱讀自己作品感到被欺騙][用第三人稱複數討論自己][Giacometti:我終於出事了!]
>但另一位上帝卻始終存在著,它是看不見的,它就是聖靈,是它保證了對我的任命,並以其神秘的、神聖的巨大威力支配了我的生活。它愈是根深蒂固的通過種種虛假的觀念而盤據在我的腦後,我也就愈加難以擺脫它,因為我恰好是用這些觀念來理解自己,給自己定位並證實自己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寫作對於我無非就是乞求死神予經過改裝後的宗教,把我的生命從偶然中抌救出來。

[PUF]意識形態+革命社會學

Servier, Jean. 意識型態 Ideologie 吳永昌譯。台北:遠流,1989。

中文版序

[時機]是好幾種力量的結果,在意識型態上,我們稱這些力量為不變量。

第一章 知識的傳遞

>屏棄形上學,嘗試將人文科學建立在人類學及實驗學的基礎上...只考慮意識本身的意義,...[費爾巴哈與馬克思]社會某一階層以錯誤的信仰及成見,壓榨另一階層的手段。
>[靈魂]傳統文化的人,不僅不依賴感官的經驗,甚至看不起由此經驗所給予的論據。他們認為他們的本質是不死的靈魂。
>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案,無疑地,是太陽在運行中所留下的痕跡。...圖案因此來自於影子的魔力,...文字因此在人們的思想中,建立起一套內在邏輯,[兩河流域:藉著文字的溝通,階級的勢力容易建立,所獲得的實權也越來越多。]...[文字]已經具備對抽象意識做更深一層溝通的特殊模式。
>自從財富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以後,人們的思想就變了,對於傳統文化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視。這種所謂 "思想的解放" 其實正代表思想的破滅。[理性主義與理想主義]

第二章 文化的衝擊及其影響

>[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的戲劇]
>同樣的事件在未來的歲月重複發生,每次都孕育同樣天真的想法,所表現的方式也大同小異。其想法便是拒絕所有的不可知和所有的疑惑,這可說是 "理性" 精神的創始。
>[但求風騷的資產階級:反 Sombart Weber。例如黃金的聚集只是現象並非結果]
>滿懷支配一切的權力慾望,新的主宰否定人類週遭一切未知的事物,否定一切從前視為當然的東西,結果卻驚慌地發現,他們變得如此地孤獨無助。於是,一種新的學說應運而生。這種新的世界觀肯定決定論所提的因果推斷,講求明確的證據。這個上天給予人類的新禮物便是:理性。...知識的累積和新科技的發明永遠都只是片面的幻景。幻景之後是茫然不可知的命運,未來如何沒有任何人知道。資產階級忍耐著這個世界卻對周圍的虛無感到震驚,不過,他們能按照自己的感受,針對宇宙萬物的創造,賦予一個意義,倒覺得滿得意的。...因此,資產階級本身所有的矛盾,事實上都趨向同一個幻象。

第三章 生存的痛苦:合理解釋的必要性──古老的理性主義

>[Vald'es Leal Caridad de S'eville]
>[22e BC 埃及 資產階級也獲得了永生的權利 10e BC 一神教宗教革命失敗 出埃及 比十誡還沉重的負擔:自由意志 工匠和工人成為社會的中心,還原工作為創造...心靈的割禮 波斯王國的領土變為西方文化的發祥地]
>資產階級為了驅除死亡,於是將死亡描繪出來,這和他以石頭為永恆的疆界,由此構築私有田地,並代代相傳,直到永遠,實在是一體的兩面,都是想以微不足道的手段或資產,達到永遠延續生命的目的。...資產階級對自己行為的不須負責,也有更高妙的解釋:萬物的創造,一半靠上天的安排,一半是基於事實的需要。
>Jans'enisme
>[猶太教的影響]歷史是在未來

第四章 西歐思想的形成

>Isonomie[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猶太教:在公正之外加上仁慈 蘇格拉底認為人是具有判斷力[gn^om'e]的...實踐理性的發現]
>[Phedre Republic 政治學 法律篇唯一參考根據是埃及 自由人必須參與政治與哲學 反對工作]
>因此,希臘哲學違反歷史潮流,蔑視掌握雅典財富的西歐未來的實行家。而這些人所需要的,是另一種法律,另一種有關人類尊嚴的觀念,另一種時代的看法:另一種希望。
>[羅馬帝國的 natio: 具有特殊宗教習俗的外國團體 139 BC 驅除猶太人 羅馬皇帝藉以確保掌握職業公會]
>[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的政治手段。Eric Voegelin 希臘城邦的世界 希臘思想的起源 希臘人的神話和思想 J. Burnet 希臘哲學的曙光]

第五章 從基督降臨到懷疑

>[Porphyre 發現希臘思想與基督教衝突。諾斯替企圖將基督教與希臘文化內 "想像中的" 埃及神祈混為一談]
>[歌德人 AD 2e Ariens 排斥與天父同體 羅馬城:第三聖殿的毀滅]
>[St. Augustine 上帝之城 社會哲學 耶穌贖回的完美事物 不再是理性的靈魂與瘋狂的軀體間的鬥爭 嚴厲譴責奴隸制度]"第六個一千年,不正是亦即被視為最後階段的第六日?一個沒有夜晚、諸神永息的安息日將緊接著到來。"
>[地中海 Mare Nostrum 669 西西里 克里特 賽普勒斯落入回教徒手裏 佛蘭德爾羅馬帝國時代已是重要紡織業地區 12e科隆國際都市 古老的資本主義與無產階級]
>由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所有的至福一千年學說所影響的地理範圍均極固定:萊茵河谷、現今的比利時、法國北部、某些德國中不與南部地區、荷蘭及西發里亞(Westphalie),且最西端到倫敦、最東邊到波希米亞。[Urbain II 十字軍東征提供人口東移機會 另一天國的理論基礎 1180-1325]
>在最低下的社會階層裏,人們長久以來一直期盼能夠出現一位手持鐵杖的救世者,二十世紀無產階級專政是這個夢想的延伸。粗野之士預言平等統治與公有土地時代的來臨。雖然遭到迫害,卻無法阻止他們擴散偉大的希望:例如西元一四七○年的擊鼓通報者波姆(B[oe]hm le Tambourinaire)及西元一五二○年的蒙雲哲(Muentzer)。每當那些喪失了原有文化基本價值的人,為維持人性尊嚴而聚集再危險的環境裏時,就有可能形成至福一千年的運動。
>[北方城市 Prague Vienne Heidelberg Cologne Erfurt Wurtzbourg 取代義大利境內知識中心]
>[D. O. Woodbury Les machines s'en chargeront, Walter Ullmann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 Middleages, M. Gardner L''etonnante histoire des machines logiques]

第六章 重新質疑

>[13,14e 2000餘本亞里斯多德現存 bon savuage]
>資本主義是由一種人,將文藝復興時代有關人以及人在宇宙中地位的唯物主義觀念應用在商業方面所造成。這種唯物論本身則是由古代文化的廢墟中所發展出來。[資本主義的人道主義 Pentinger 當時教會反路德安貧:恭喜自己生病]
>我認為,現代資本主義是根據一些宇宙觀,以及修改希望之鄉的觀念以適應這個世界的福利所誕生出來的。只有這種觀念才能解釋資本主義何以是科技進步的強力因素。財富不是生命所追求的目標,而是通往繁榮,通往上帝為獎賞一個人在世間所獲成就而賜給他的國度的一種工具。有種假設可走出韋伯的死胡同:"資本主義從其財富中所得到的,除了那種做好工作的荒謬感覺外,別無他物。" [Ethique Protestante]
>[Cicero: 宗教是種政治發明 Calvin 同 Louis XI 1487 增加工廠 Cit'e radieuse]
>Bacon's Novum Organum cover 無意把兩千年前希臘資產階級所堅信的理性精神重新提出來質疑
>[伽利略研究天體之間數學之外的自然原則。Harvey's De Motu Cordis]
>[von Aquin 引入古希臘唯物世界觀 1680 Borelli 用機械解釋生物 開啟機械論世界觀先河]
>[Heinrich Kramer & Jacques Sprenger's Malleus Maleficarum 輿論誕生 1718 最後一名巫師被迫害]

第七章 走向西歐

> [Jaure's 革命社會史 Swift 重農主義;Buffon 自然史 思想理性已被認為僅僅是一種生物進化的型態而已]
> [巴拉圭共產主義村落]
> [Stendahl]"國家由銀行來領導,資產階級取代了貴族勢力;而銀行正是資產階級內的貴族。"
>[Saint-Simon 企業家,陰謀論的世紀 科學並不是一種研究 而是一種新精神 牛頓議會 Conseil de Newton 如果教會不尋回福音的精神,新的工業力量將壓死人類]
>報紙打開了人們慾望的市場,這些慾望後來很快成為不可缺少的東西
>[Renan 1848]科學是一種宗教
>現象論者,如貝恩(Bain)及穆勒(James Mill)在無任何實驗證明下認為,知覺只是思想及形象的結合。副現象論者('epiph'enom'enistes),如莫德斯萊(Maudsley)與赫胥黎(Huxley)則認為只是單純的 "大腦磷光"。
資產階級之科學領域裏沒有任何先驗觀念,一切要講科學、邏輯。然而,資產階級的生產與收益哲學卻要求人們工作而不去想這些勞動與勞苦對他們到底有什麼好處。
但柏拉圖早已說過:"人們既然需要神話,為何不就接受此為其神話呢?......"
針對柏拉圖的話,唯科學主義於是自稱能產生創造性喜悅。資產階級之人文主義也根據實用主義提出 "某一思想是真實的,因為它有用;它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是真實的。"

第八章 西歐的戰果

>[當然,團結社團(Soci'etaires de l'Union)的禱告文是無法與惡之華相比的]"無產階級啊,為何有此等仇恨,人人不都是平等的嗎?"
>[Thierry]歷史是人民邁向自由的一個過程。
>[甘地以祈禱抵抗歐美文化的侵略 Marcuse's Rousseaudian Schiller]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主要是泛斯拉夫主義和泛日爾曼主義對峙的局面 Pogodine
>西歐既然能夠污染我們居住的地球,那麼他們想把宇宙變成慘淡的郊區或工人區,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H'eg'esias]快樂是上天給予人的唯一福利,但人又無法憑自己的力量來獲得快樂,所以他不如一死了之。
>[Mercier 1783 奇蹟一年 Lavoisier Mesmer]
>[Zbigniew Brzezinski 1970 新左派 Fourier---> Dadaism]
>[Claude-Marie Vadrot L''ecologie: histoire d'une subversion]

結論

>侵略成為存在的理由[另一派的鞭笞派教徒]
>[Croiset 古希臘文明]

Decoufl'e, A. C. 革命社會學 Sociologie des R'evolutions 賴金男譯。台北:遠流,1989。

緒論

‧[Engels]"革命是躲藏在教授們的背後,在他們學究式又隱晦的句子背後?或者在他們提出的重大又煩人的周期中呢?"[社會學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
‧[Merleau-Ponty 革命榮耀]"只不過是資產階級尊嚴的一個變相"
‧[拒絕回答無聊的問題如什麼條件促成革命發生 拒絕詮釋等偏見 Tarde, Le Bon, de Felice]
‧沙特...利用了許多社會學家都會嫉妒哲學家的嚴格水準...個人在共同計劃中是 "變形的"..."經由絕對客觀材料為媒體形成的行動,是被迫推向客觀性的行動。"
‧[M-P]「革命的環境中,人際關係日益減少,『事物』關係與其內在需要則日顯重要」
‧社會學者消毒
‧[Bourricaus]「在安地斯山的美洲,當代革命現象中,沒有一個比反對『正式國家』的神話更普及、更具偏見了

第一章 革命計劃

‧[Andr'e Leo]「有一項革命準備工作是很有用的,那就是思想分類,哪些是革命的;哪些是自以為是的。」
‧[Jan. 1905 Red Sunday]"我們只希望那沒有了生命就不成生命的,而不是苦役和無止盡的酷刑..."
‧[Muentzer]「在革命幻想家的力量推動下,在一個吃宵夜的時刻,一個人站了起來,並且前進、不斷地前進,因為,在東方,某一處,有一座教堂升起。」
‧[P'eguy 革命要求]"深入的超越"
‧分析革命計劃的全體特性將引用一些哲學家,如黑格爾、馬克思和盧卡奇,為什麼呢?最簡單的理由是:革命社會學在確定基本分類時,不時都要求助於哲學,只有在這個情況下,革命社會學才能留在知性研究中,因為光憑事實的累積是不夠的,更不要說,建立革命社會學的架構了。[c.f. 胡塞爾的笛卡兒:超驗時間的宇宙綜合。時間的全體性和內在綜合]
‧革命計劃的全體性是意象層次而不是夢想的層次,實際的說,也不是烏托邦。[1920 Lenin 共產主義的幼稚病]
‧[Marx 政治社會革命 於法蘭西日爾曼編年史寫道]「因此,人們可以看見,長久以來,世界擁有一切事物的夢幻;對這一件事件,世界卻缺少意識,以致無法真實擁有它;人們也可以看見,並不是急著要在未來與過去之間劃一條長的引號,而是要去完成過去的觀念;最後,人們將可以看見:人類並不是開始一個嶄新任務,而是在認識原因後去完成他的舊的工作。」
‧[Michelet 於法國革命史]「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已經死亡」
‧革命反對歷史,至少也是反對部分的歷史,在革命的深刻本質中早已顯示了,因為革命一詞的本義就是要產生「一種時間的還原」──義大利文稱之為 revolutio temporis,是永久的重新開始;[Marcuse: temps perdu]
‧[霧月十八。革命]「應當讓死者去埋葬他們的死者才可以明白革命的目標。」[革命計劃是回憶,也是一個歷史的再征服]
‧被抄收
‧Jacques Roux 紅色神父;Mannheim 意識型態與烏托邦
‧進步的概念有點像歷史詮釋中一個「位似和線型的功能」(une fonction homoth'etique et lin'eaire)
‧Henri Bartoli: la dialectique de l'existant et du d'esir'e
‧革命創造了屬於本身的精神世界...存在著一種語意學的基本誤解[並非單純的利益衝突]
‧Miguel de Unamuno La vie de Don Quichotte et de Sancho Panc,a
‧[注釋十九]進步的理想型態是充滿了「大消費」的副產品,排列第一排的就是「追求幸福」的主題。在馬克思或列寧,我們都無法找到「幸福」這個字;至於蓋瓦拉則比較乾脆,特別強調:「革命分子不是追求幸福,而是一個別的生活」,於是他的革命計劃有了一個「別的」次元,目標不是日常生活的美化。

第二章 革命行動

‧[Andr'es ~Nin][1900 安達魯西亞罷工 農民要的是救世主降臨式的罷工]
‧[政治而不是社會學的公理:沙特與梅洛龐蒂所謂的政黨的破產 無組織 無理性]
‧[德國、義大利、匈牙利(1956 10/23)、奧地利]議會自治社會主義
‧這些正式慶典還有兩種功能,一個是人民自演的歡樂節目,一個是一種「社會魔術」的行動,不但可以說服人民新政治形成的「有效性」,因為就是在這些政治活動形式中革命行動才得以實現,同時也給人民一個新的意像──整體意志表現的社區意象,透過革命形式的系統直接表達,進而消除參與者的距離。
‧[領袖簡單生活的自我犧牲示範效果]德國的蒙澤如此(但是馬丁‧路德卻不是),羅伯斯庇爾如此(但是丹東卻不是),列寧是(季諾維也夫和卡門內夫不是),毛澤東是如此(但是年輕時的蔣介石,就在革命的淡暗時期也不是如此)。
‧[敏感性、人民的自發性和日常性;警戒心。國民兵]
‧Franc,ois Fajto: Budapest 1956, P. Fryer Hungarian tragedy
‧[雨果]我要成為人民的「動詞」,有了我,大家都懂了[控制、統治]

第三章 反革命社會學

‧[白色恐怖 Fr 1795-7, 1814-5 Rus 1905, 1917-9 Es 1936-40 Paris 1848.6 1871.5 Berlin 1919.1 Canton 1927.11 les sous-hommes]
‧鬥獸者。[Mauss]意識清楚的去建構社會的機械原理。Quasi-intentional Sartre。破衣裳上的血的顏色
‧[Taine]所有的政權都是一種種植「人類作物」的場所,為了發展某些品種,就得讓其他一些品種枯萎。...[Jacobin]成長和大量繁殖咖啡店的政治,俱樂部的清談,街角的提案,公共場所的暴徒,委員會的獨裁者,簡而言之,革命分子和暴君。
‧反革命[文明。法國:基督教的,納粹:西方的,東南亞:民主的]

結論

‧[Jean-Marie Domenach dans Le retour du tragique]「我們不能仰賴觀光事業和(文學)袖珍文庫去替代革命。」

lauantaina, helmikuuta 04, 2006

人的條件

Spranger, Eduard. [1882-1963] Menschenleben und Menschheitsfragen 查岱山‧余文堂同譯。台北:聯經,民72年。

§ 主編者引言(孫志文)
Nach Dilthey. Verstehende Psychologie und Humanities criteria. Hegelian turn.
Lebensformen. Aus Eros. 理論的、經濟的、美學的、社會的、政治的、宗教的。真理、實用、美、權力、宗教。主觀客觀之外加上規範第三維。
氏著 Wilhelm von Humboldt und die Humanitätsidee. Weltfroemmigkeit. Die Magie der Seele.

§ 論人際關係
 Freiherr von Knigges Ueber den Umgang mit Menschen. 1788 同 KPrV[Kant: Sittenlehre]
 Herzenshoeflichkeit. Paedagogische Provinz aus Wilhelm Meisters Wanderjahre: “孩子們很早就習慣各種象徵性事物,不過對這些象徵事物的意義,他們也許還不懂。”
 Auf-sich-selbst-achten / Auf-andere-Ruecksicht-nehmen. Selbsterziehung, Selbstkontrolle. Etikette.
 Geschaeftsgebarung 經營有道
 1.Lerne Zeit zu haben, 2.Zuhoeren koennen, 3.Sich fuer den Mitmenschen interessierent
 Ranke. “凡是屬於人的東西都有加以了解的價值”
 Du sollst Deinen Mitmenschen als ein Wesen von hoehoerem Ursprung, von eigenster Wuerde behandeln! [施捨之中利害之外的情感性支持]

§ 論良心
 Mitwissen > conscientia > Gewissen…Vaterkomplex?
 良心之聲只暗示 “很危險喔! 你內心的清白快保不住了。”…較高尚的自我
 主觀良心的問題[Hegel’s Rechtsphilosophie];Fichte: “良心是我們由‘無盡’出發而奔向它的那道光芒”

§ 論面對自我
 Gorgias 內心紛擾不安的生活狀態
 現代人最大的特色就是根本沒有 “時間” 照我上面所說的走上內省的道路。這種經常 “沒有時間” 的狀況,有的時候可以從下面的話語中表現出來:”我照顧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呢!”…cultura amini…現代人常用來逃避自我的許多自我欺騙的方式也因此得到解釋──從狂熱的運動迷,不斷的聽收音機看電視,沒頭沒腦的工作,以致於酗酒、吸毒。而其中沒有一樣事情能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我們要追求這一切。
 歌德:行動乃是大丈夫可貴之處…他必須仔細改造他那可憐的自我

§ 現代青年面臨的危機
 性慾、佔有慾、表現慾。性、貪婪和權力。
 直到19世紀末期,人們仍然認為,年輕的一代跟以前的所有的老一代的人一樣,該遵守同樣的道德規範。
 刑法學上的基本規則。Cherchez la femme, cherchez les femmes

§ 談敬畏
 Ehrenfurcht. Wonneangst vom Kinder.
 Aidos. Hegel: 羞恥乃是出於愛的一種憤懣,憤懣自己還是個個體,也就是說,自己還只是個為自己而活的人,還算不得是個博愛的人。因此總的說起來,”敬畏” 是對那形上的、神秘的事務的一種羞澀、隔得還很遠而且多少有點不自在的愛。這種形上事物高高存在你我之上,活在你我當中;他統治著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卻又不為我們所了解。
 Halbgott, Symbole, Numina. Pestalozzi “heilige Armut” (神貧), Novalis “heilige Wehmut” (神聖的苦痛)
 不知敬畏者:1. 無垂直縱深者 2. 孩童

§ 培養責任感
 我們可把 “負責” 字面上的意義進一步的延伸:提升為成為自我(Selbst)的人格有如一座橋墩,支撐擔負著千鈞的橋樑。在橋上往來流動的是社會團體所珍惜的各種文化價值和文化目標。橋本身亦象徵著思想、行為的穩定性。若非如此,所有個人、事物勢必四分五裂。橋墩必須屹立不搖,任何一座脆弱的橋墩均將使整座橋樑受到危害。…Projekte, amour proper, Halbstarken fuer Gultung: Ganzstarken!

§ 論創造道德的力量
 我所說的道德是由精神交織而成的網(Geistesgewebe)。一切道德中的不道德(Unmoral aller Moral)
 Pestalozzi und Jeremias Gotthelf: Bauernroman
 1789造成動盪達130年之久。Kinematograph

§ 論禮貌
 Hoeflichkeit. 浮士德的魔帽。”不要隨隨便便直接把實話說出來”。如果說出實話會傷害別人,而這個實情又沒有實質的重要性,那就自己留著吧!
 饗宴篇某位演說家:重點是把事做好!
 Hofmannstahls >>Der Tor und Der Tod<< Claudio

§ 晚年的回憶

§ 老年的使命
 A. L. Vischers Das Alter als Schicksal und Erfuellung。
 歌德:忍受高齡,是乃不易。Altenteil。
 Nach-Innen-Seher. 真正的智慧能予人尊嚴。Aeltestes bewahrt mit Treue. 法律篇也很囉唆
 歌德:年紀大了我們都會成為神秘主義者。A. E. Brinkmann
 Fontane “春、夏、秋季與冬季,啊,之後所餘已無幾。”

廖桂蘭?

perjantaina, tammikuuta 06, 2006

One-dimensional Man

單向度的人。台北:桂冠,1990年。

導言 批判的停頓:沒有反對意見的社會
--technology than terror; initial abstraction

單向度社會

第一章 新的控制形式
 免於匱乏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具體實質…[自治]…意識型態即位於生產過程中
第二章 封閉的政治領域
 welfare and warfare state = the society of total mobilization
 服務業缺乏否定性;按件或按時付酬
 技術的面紗掩蓋了不平等和奴役的再生產;缺乏 arete;自由時間並非閒暇時間
第三章 不幸意識的征服:壓抑性的俗化(desublimation)趨勢
 高層文化變成物質文化組成部分;藝術的異化[往昔的藝術];缺乏人道主義
 Eros/sexuality;[Ionesco]”集中營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畸形社會。我們在那裏看到的是我們每天都被拋入的地獄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是它的典範。”
第四章 封閉的話語領域
 “使事物與其功能相等同”[Stanley Gerr]
 [Von Humboldt]充當語法主詞的名詞指稱的是能夠進入某些關係、但並不等同於這些關係的東西。……批判思想本質上正是判斷
 Faithless faith; [Bloch]現存的不可能是現實的

單向度思想

第五章 否定性的思維:被擊敗了的抗議邏輯
 理性=真理=現實
 確切地說,直覺是概念分析(最初)的界限──即有步驟地進行理智調節的結果。因此,它是具體經驗的中介。…[辯證法將是與應該之間的張力處理成]
 Ernst Carp? Greek Foundations of Traditional Logic
 [Hegel]Angst vor dem Objekt; das Logisches, das Rein-Vernünftige; 矛盾 Zur Natur der Denkbestimmungen
第六章 從否定性思維到肯定性思維:技術合理性和統治的邏輯
 Quine: 從認識論的立場上,物理客體和(荷馬的)眾神只是程度的不同而不是種類上的不同[aber…]
 Heisenberg 《物理學家的自然概念》,《物理學與哲學》[物自身更多是間接地自經驗中推斷出來]
第七章 肯定性思維的勝利:單向度哲學
 分析哲學經常散發出委員會進行指責和審查的氣氛。

進行替代性選擇的機會

第八章 歷史的哲學承諾
 為誰而死? 其實是如何生活[沛魯];為了強調自由對歷史必然性的侵入,我提出 ”決定性選擇” 一詞;這個術語僅僅是 “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不過是在一定條件下創造自己的歷史” 這一命題的濃縮。
 Harold A. T. Reiche, “General Because First”: A Presocratic Motive in Aristotle’s Theology.
第九章 解放的大變動
 n.7 自然本質上是非自然──精神
第十章 結論
 物質與想像。現實。偉大的拒絕 the great refusal

sunnuntaina, tammikuuta 01, 2006

Voltaire by John Gray

Voltaire by John Gray 翻譯 黃希哲 台北:城邦,2000。

伏爾泰與啟蒙神正論
“我相信上帝是全能的…至於人子先生與聖母女士,那又是一回事。”
Francois-Marie Arouet… Arouet Le Jeune
“當世界脫離泥淖一段時間後,卻又掉入另一個泥淖;高尚的年代之後,野蠻的時代緊隨而來。而這野蠻的時代去而復來;這是一種白天與黑夜的不斷交替”[奇蹟]
伏爾泰的宗教
“曾經有過許多反抗基督教的無神論者;現在少多了。下面這件事一開始看起來似乎弔詭,仔細想想卻又沒錯:神學經常把人們的心靈逼向無神論,直到最後哲學再把他們從無神論中拖回來。”[無神論]
啟蒙思想家都想要拿一個奉理性與普世權威的新道德,來取代宰制人類至今的各種傳統與宗教信仰。…Herder against V: 衰老的小孩…休謨:野蠻與文明的循環
1755.11.1
“如果幸福一詞意味著人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諸多快樂,我們必須承認,的確有幸福的存在。如果這個詞只能用於永久存在的單一快樂,或是持續但程度不一的愉悅經驗,那麼幸福非此水陸交錯的星球所有。到別的地方去找幸福吧。”
Meliorist
Candide“我們必須照顧自己的花園”英國迷 libertins erudits, 復興Pyrrho,fides,noble lies,文化間差異沒什麼重要性,少了倫理懷疑論
伏爾泰的政治學
“什麼叫寬容? 寬容是人性的附屬品。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弱點和謬誤,且讓我們原諒彼此的愚蠢──這是自然法的第一守則。”
伏爾泰機靈而俗氣,伏爾泰式的自由主義並不特別青睞平等的觀念,經驗性的自由主義,與 Jean de Mandeville一般
卡拉斯案件:法治與寬容
伏爾泰的繼承者
“迷信的界限很難界定”[迷信]

神聖的帷幕

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 翻譯 蕭羨一 台北 城邦 2003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序言 知識社會學
第一部 系統要素

第一章 宗教與世界建構
Scheler & dialectical phenomenonology 人必須為自己建構世界…人與自己之間是 ”不平衡” 的[Pressner’s eccentricity, Mead’s significant other]…[第二自然的神化 apotheoses]…語言,自我詮釋,內在對話…我們或許可以說,個人持續在 ”回答” 那形塑他的世界,因而維繫了世界的實在性。…法則化  全體化, 理所當然[Schutz]  人性 [anomie]…神聖負責超越與意義 chaos 裂縫之意
第二章 宗教與世界維繫
一再被提醒。Selbstbewusstsein/Weltanschauung  Geist in toto…Dharma…”體驗到體制的世界位階”…[cognosco]…工作 ergon 所說 legomena 所做 dromena…社會本質上已經是個宗教性的記憶[cf. 尼采的懲戒式記憶]…[Marx, Mead, Schutz]…宗教:死亡與瘋狂
第三章 神義論的問題
韋伯的分類,沙特的受虐狂,卡謬的神義論
第四章 宗教與異化
Homo duplex, totaliter aliter, numinous, opus propium/alienum…丈夫 tout court, dramatis personae[ens realissimum]

第二部 歷史的元素
第五章 世俗化過程
…方法學上的無神論…以色列的否認:超越化、歷史化和倫理的理性化…從古希臘命運的行為者到歷史的行動者…只有猶太教和回教是一神教…解決自身生命危機…[世俗化據韋伯自猶太教就有]
第六章 世俗化和似真性問題
經濟與功能。實在性與公共性。共識。戰爭: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多元即市場。
第七章 世俗化與合理化問題
Sitz im Leben oder Lessing…自由主義與施萊馬赫…Bonhoeffer: religionless Christianity, Harvey Cox: The Secular City
附錄一 宗教的社會學定義
附錄二 社會學和神學的觀點
舉例數學。奧古斯丁 Factum eram ipse mihi magna quaestio。阿基米得支點。阿奎那煩惱於習慣。艾克哈特與薇伊的神。

Helmet Plessner. Die Stufen des Organischen und der Menschen
Eric Voegelin. Order and History.
Fustel de Coulanges. The Ancient City
Henri Frankfort. Kinship and the Gods
Lucien Goldmann. Le Dieu cache
Rudolf Otto. Das Heilige
Ernst Troeltsch. Die Soziallehren der christlichen Kirchen
Dennison Nash and Peter Berger.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Religious Revival in Suburbia”
Hans Jonas. The Gnostic Religion
Franz Altheim. Zarathustra und Alexander
Arnold Gehlen. Die Seele im technischen Zeitalter; Der Mensch
F.J.J. Buytendijk. Mensch und Tier

宗教與世界 韋伯選集(II)

宗教與世界 韋伯選集(II)
康樂,簡惠美譯,台北:遠流,1989年。

0. 宗教與世界:韋伯的宗教社會學
Julien Freund, The Sociology of Max Weber, tr. Mary Ilford (London, 1968), Ch. 4, B.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pp. 176-217)
 現世 diessetig
 “韋伯的研究重點守在宗教行為對於倫理與經濟的影響,其次則在於對政治與教育的影響。雖然在以一般經驗法則為依據的觀點看來,宗教或巫術的行為並不如手段-目的的關係那樣理性,然而至少相對而言是理性的。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理由要將之排除於有規律的目的取向行動序列之外的緣故”
 信念宗教、律法宗教、達人倫理。
 打破內外之分的慈愛,權勢的均衡,而非正義的倫理價值;Varuna, Maat, Dike, Themis
 藝術被視為一種 “被造物的神性化”;性愛的強調
 (Usener)”一時的神”。鄉野人 paganus。軍人對宗教懷有敵意,資產階級通常最虔誠,官僚由於自身理性主義無動於衷
 Aron ”因素之一” (German Sociology)。卡爾文的薩伏伊宣言:fides efficax
 中國的官僚教權制。Wovon u. Wozu

1. 資本主義精神與理性化
Max Weber, “Vorbemerkung” 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 (Tübingen, 1978) 7th ed., pp. 1-12
一 各文化領域的理性化
數學(理性驗算)、音樂(非空間式休止符)、刊物與報紙、Büro-Vernunft, rex et regnum, Nation-Verfassung
二 資本主義與 ”營利慾”  Betrieb-Profitability
三 合理的資本主義
四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特色──合理的自由勞動力組織
Zivilgesellschaft, Bürgerliche Betriebskapitalismus
五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特色──合理的技術、司法與行政
科學、藝術、政治、經濟
六 理性化的問題

2. 比較宗教學導論──世界諸宗教之經濟倫理
Max Weber, “Die Wirtschaftsethik der Weltreligionen─Einleitung,” 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Tübingen, 1978) 7th ed., pp. 237-275
一 世界諸宗教的擔綱者
Soziale Schichten…”儒教是俸祿階層──具有文書教養且以現世的理性主義為其性格特色者──的身分倫理。不屬於此一教養階層(Bildungsschicht)者,即不算數。…中世紀時,猶太教轉而由一個受過猶太教特有典籍與禮儀之教育的知識階層來領導。此一階層代表的是一個愈來愈無產化、理性主義的小市民知識階層。”…基督教初為遊走四方的技匠職工教義
二 階層利益、宗教需求與神義論
Functio, Ressentiment, Leiden, Recht…”宗教為幸運者[既得一切利益者]提供幸運神義論(Theodizee des Glückes)。”…Religiöse Gemeinschaftsveranstaltung…救世主 S+U…”一旦法律的重要性增長,諸神就扮演起更加吃重的角色:他們成為司法訴訟的守護者,承擔保衛傳統秩序、獎善懲惡的工作。”…”幸運貨財(Glücksgüter)在人世間的分配,到底有何倫理’意義’?”…Sein, Sollen, Leistung, Aufgabe  尊榮者
三 宗教許諾與救贖的心態
救贖的確定性(certitude salutis), Bewährung, Wiedergeburt und Erlösung
四 “世界圖像” 的合理化
“人們希望 “自何處”(wovon)被拯救出來、希望被解救到”何處去”(wozu),以及──讓我們也別忘了──”要如何”才能被拯救,這些問題的解答全在於個人的世界圖像。”…世界圖像與生活樣式的近代型態,在理論上與實踐上、知性上與目的取向上(zweckhaften)全面理性化的一般性結果是:宗教──就世界圖像之知性形構的觀點而言──已被規置到非理性的領域去;隨著目的取向類型的理性化愈益進展,情況就愈是如此。[pythagoreiche “Komma”]
五 社會主導階層的宗教立場
Hierokratie…政治:儀式主義;riterliche[騎士]: Verhäng nisses, Moira, Schicksal; 農民傾向巫術。…市民階層…Werkzug v. Gefäss…”甚至即使艾克哈特偶爾明白地將馬大(Martha)置於瑪麗亞之上,最基本的理由,是他並沒有全然放棄西方創是信仰與神觀裏一切決定性的要因,從而未能貫通神秘主義者固有的、泛神論式的體驗上帝。”
六 達人宗教與大眾宗教
[注釋:不便用 heroic; Weber accepts Bruno Bauer] die religiös “Unmusikalischen”…達人宗教是在實踐上真正具有 “典範性” 的宗教
七 宗教達人與世界之除魅 Weltflucht v. Weltbearbeitung
八 宗教倫理與經濟理性主義 生活樣式的理性化 Planmässigkeit
九 支配的類型[順序是為了達到論述目的的內在理由]
Ausseralltäglich Qualität: Charisma…Pietät  Persönlich…Charisma  Kürung…Ständischer Patrimonialismus
十 身分團體與階級 Marktbedingt

3. 中間考察──宗教拒世的階段與方向
一 拒世的動機:其理性建構的意義
“理性,就其邏輯上或目的論上的’首尾一貫性’而言,不管是採取知性-理論立場的理性,或採取實踐-倫理立場的理性,無論古往今來都一直強烈支配著人類──儘管這股支配力在面對其他歷史力量時顯得多麼地有限與不確定。”
二 禁慾與神祕論的類型學
Innerweltliche Askese/Mystik, weltflüchtige Kontemplation/Askese
三 拒世的方向 Gesinnungsreligiosität, Brüderlichkeitsethik und Nachbarschaftsverband, Objetlosen Liebesakomismus…這種宗教性的同胞意識總是與現世的秩序與價值發生衝突,並且,此種要求越是首尾一貫地貫徹到底,衝突就越是尖銳。現世的秩序與價值越是距其固有的法則性而理性化與昇華,二者間的裂痕往往也就越大。這就是我們此處的重點所在
四 經濟的領域
同胞意識宗教與現世間的緊張關係,最明白顯現於經濟領域。
Sachlicher Betrieb, 救贖宗教  Verunpersönlichung…Homo mercutor vix aut numquam potest Deo placere…化解衝突 1. 清教志業倫理的內在反證 2. 神秘論:”靈魂神聖的賣淫”(Baudelaire)
五 政治的領域
功能神祈。”’國家’ 就是個要求獨占正當的行使暴力(legitima Gewaltsamkeit)的團體,除此,別無他種定義。”…Pragma  Recht…”權力威嚇的現實化是戰爭,而戰爭在近代的政治共同體內部創造出某種熱切之情(Pathos)、一種共同體情感。…[惟獨是戰爭中的那種死亡]個人得以相信自己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死。…戰爭依舊仰賴清教或神秘論…讓凱薩的事歸凱薩…激情的神義論[Kharma]
六 審美的領域[先驗性倫理嚴格主義,越強調神的現世超越性越排斥藝術]
七 性愛的領域[Skoptsy: castrated lest sex in the radjney of Chlyst] Saphho, Aspasia, Ritterminne[所愛為他人之妻], Lettres Portugaises
八 知性的領域
“然而,在’知的誠實性’(die intellektuelle Rechtschffenheit)名義下,科學進而宣稱自己代表理智地思量世界的唯一可能形式。知性,就像所有的文化價值一樣,創造出一種獨立於人類一切人格性、倫理性資質之外因而與同胞關係相違背、以具有理性的文化為其基礎的貴族主義。活在’現世內’的人,珍視此種文化的擁有為至高無上之事。…die Sinnlosigkeit”…”由此看來,所謂’文化’即是指人類從自然生命的有機循環中解放出來一事。正因為如此,文化每前進一步,似乎就注定要更往前踏入更具毀滅性的無意義境地。然而,文化內容的進展似乎已變成一種不知不覺的盲動,熱烈地侍奉著沒有價值的、(進一步來說)自相矛盾且互相敵對的種種目標。諸文化價值的進展越是顯得毫無意義,就越被當作是一種神聖的使命,一種”天職”(Beruf)。
九現世拒斥的各階段
十 神義論的三種理性形式
二元論,上帝預選說,結合冥思與世俗內職業倫理的印度知識階層神義論

Amtsphlicht 職責 Anomismus 反律法主義 Besitzklasse 有產階級 Diesseits 現世 Erwerbsklasse營利階級 Lebensführung 生活樣式 Seelenwanderung 靈魂輪迴 Zweckrationalitä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