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jantaina, joulukuuta 30, 2005

中世紀哲學 by Alfred Weber

台北:久博,1987年。

第一章 柏拉圖式的基督教神學期

基督教的柏拉圖主義
-3AD 亞歷山大城 克萊門 Athenagoras Gregory of Nyssa Augustine
聖奧古斯丁
-神與世界的區別 三位一體第二位無中生有創世 部分的繁多
-Malebranche's vision in God & Schelling's intellectual intuition
羅馬世界的最後掙扎
-教會揭示人與平等的觀念 波修斯 馬克奧瑞留 辛普力丘 波菲利
-Trivium 文法修辭邏輯 Quadrivium 天文算數幾何音樂
經院主義
司各托斯‧伊列基那(Erigena)
-De divina praedestinatione
-神與宇宙 Theos -> Video, Curro
-神德與世界的不斷交叉
聖安瑟倫
-妓女憑著神力 能再返回童身嗎 吃了聖餅的老鼠是否吃了基督的身體
-本體論證明並非柏拉圖或黑格爾的 Gottidee
-Cur Deus Homo: 毀滅或懲罰人類--> 基督
實在論與唯名論
-Roscellinus: vocis flatus; William of Champeaux Un
-Universale ante/post rem; Abelard's conceptualism
阿伯拉德
-Sic et non
-反對奧古斯丁的我信仰為了可以理解
-惡是德行的條件 意志論 區分慾望本身及其意向
聖維克多‧雨果
-感情 泛神論=神秘主義
-想像力和感覺力 animus sive spiritus
自由思想的進步
-Walter of St. Victor: The Lombard, Pierre of Poitiers, Gilbert of Porr'ee, Abelard 法國四大迷宮
-David of Dinant

第二章 逍遙學派的經院哲學期

‧半實在論的逍遙哲學

亞里斯多德哲學的漸據優勢
-Avicenna in Persia, Averroes in Spain; 本體論與物理學
-波隆那 巴黎 牛津
-Aristotle the Stagirite
13世紀的逍遙學者
-Alexander of Hales Doctor irrefragabilis
-Vincent of Beauvais principium indiviuationis, Ciceronian Latin altered;
Logical/metaphysical universal
-Bonaventura doctor seraphicus
阿奎那
-Lyceum: 物理學 形上學
-willed faith, 哲學作為第四學科
鄧司各托斯[Doctor subtilis]
-人是否要求取理性之外的知識 要用超自然工具嗎
-理性是最高權威
-9 Erigena 反對永恆懲罰 12 Abelard 尊崇希臘 13 不信懷孕和復活
-Quaestiones subtilissimae 叔本華對黑格爾 意志對邏輯

‧唯名論的逍遙哲學

唯名主義的再現
-Occam 符號 14.15世紀大學成戰場
經院哲學的顛覆
-Albertus Magna, Ars Magna: Don Raymond Lullus
-Eckhart, Tauler
文藝復興
-希臘移民. 1438拜占庭教會遣學者前去翡冷翠. 義大利第二次變成 Magna Graecia
-Nicolas of Cusa, Ficino
新柏拉圖主義、神智學與魔術
自由派的逍遙哲學者
-The school of Padus: Petrus Pomponatius 靈魂不朽並非亞里斯多德哲學成就
他們尚需要惡魔厲鬼 至於哲學家 則依原則行事
-Cremonini: Intus ut libet, foris ut moris est.
-Lipsius, Gassendi(1547-1606)
宗教改革
-Luther, Montaigne, Erasmus; Zwingli, Calvin, Farel
新教諸國的經院哲學
-Boehme's Aurora
科學運動
-亞利安歐羅巴
-da Gama, Magellan

tiistaina, joulukuuta 27, 2005

實作理論綱要

Esquisse d'une theorie de la pratique: precede de Trois Etudes d'ethnologie kabyle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實作理論綱要。宋偉航譯。台北:城邦,2004。


第一章 客觀論於客觀面之極限

‧分析

科學活動之所由生就在一樣「操作優勢」(practical privilege)上面 [不自知其隱性的實作理論生成,舉例 Ch. Bally 所謂聽者的唯智論(intellectualism)]...[藝術史業餘的傳統:聖錄 hagiographic。mimiesis or symbolic gymnastics]...[潛在場域 field of potentialities:從笛卡兒座標到彭卡雷所言「連在我們身上永遠不變、隨身攜帶的座標系」;是故人類學家有「第二次知識論斷裂」的必要]

‧從模型力學到計策辯證

[1.ethnomethodological-primary experience, 2. objectivist knowledge: structuralist hermeneutics] 目的無他,不過在求「客觀論知識」和結構型性向(structured disposition)之間的辯證關係能夠成為一門科學:「客觀論知識」是通往客觀結構的門徑,「結構型性向」則是結構具體實現之處,也是性向再製(reproduce)結構之處。[ex. temporal structure of gift giving 拉羅什福科:及於盡責過甚,形同不知感恩。] 換言之,時間的功效,來自它所作用的關係結構是處於怎樣的狀態;這並不是在說該結構的模型可以不把時間給考慮進去。[小禮必須介於驚喜和善意之間。Monothetic Summa...(x)。即便是禮儀專家也「絕對無法寫出一本手冊,把凡是會出現的場合和該做的事項,全部收錄進去」... [n. 3]小資產階級渴望吞嚥的是禮節大全,學界中人飢渴吞嚥的是體裁論文。...[n. 8]故只好請出康德的期待落空(frustrated expectation)+胡塞爾的多合(polythetic)結構]...(這說的還是那一句,知識論之反思(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便是由「科學操作」所組成的:...[裂解(detotalise)之癰] 而這效果貽害之深,莫過乎硬要套在時間結構、時間導向、時間韻律三者皆為其必要組成條件的實作上面。

‧從榮譽的「規則」到榮譽感

[ethnocentrism 把排除法硬變成手法的選擇。交換:不需要 Jakobson's filing cabinet of prefabricated representations。禮其實就是挑戰。挑戰-回應的邏輯「才會要在發揮溝通功能之際,同時實踐支配的政治功能。」]...Sense of honour!

‧實作和有關實作的論述

[customary law: Kadi-justice]集體灌輸教育的目的就在產生習性,在由習性衍生出無須明訂的規矩或制度即可自動有所調節的實作。...報導人(informant)就算事前已有充分的了解,也會因為人類學家提出的問題而再不自覺中對他的實作出現半理論、反身式的回想,以致形成論述,將兩套對立的「缺口」(lacunae)混成一氣。...而原住民的體驗唯一能夠表達的方法,就是在用熟悉語言的時候出現無語、省略、缺口。...[一種 docta ignorantia ex. lineage model 不等於 geneological representations,commonsense representation 不等於 complicitous description]報導人和人類學家的關係,有點像師生的關係,老師為了「傳道」,一定要把實作於他心裏的無意識程式,形諸明言。[n. 20 Plato's Meno: physis 不過是 nomos,若所知僅為所是則不曾擁有知識或自我 n.23 Schutz postulate of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不過是表面上的矛盾]

‧規則之謬

[epistemological unconscious Panofsky after Aloi:s Reigl Kunstwollen] 潘諾夫斯基也一樣,他說「圖像解釋」(iconological interpretation)是將藝術作品的「可知屬性」(sensible properties),暨其所引發的「情感體驗」(affective experience),當作純粹之「文化徵象」(cultural symptoms),而唯有將藝術家灌入作品裏的文化密碼也一併破解出來,才有辦法抽析出作品裏的全部意涵。[否則將犧牲符號的實作功能而偏袒符號結構:n. 30 只提及 constructed object & preconstructed datum 卻忽略 second costructed object 即實作]

‧個案研究:平表婚

馬林諾斯基的 algebra of kinship

‧問題之現況

‧「公訂親屬」和「實作型親屬」

[超越結構或功能論]對隱性實作理論質疑方才導致馬克思所謂將親屬放在「事物或直覺裏看」,而不是放在實作裏看。...[thought object n. 69 都把生產放在他們以回顧的角度而從產品推演出來的規則]...人類學家建構出來的邏輯關係(logical relationship)和「實際」關係(practical relationship)之別──這關係之所以實際,是因為不斷在操作,不斷在維持,不斷在培養──一如地圖上的幾何空間和人跡走過的路徑之別;地圖上的幾何空間,是理論上可能成立的所有道路和路線的「想像式再現」(imaginary representation),人跡走過的路徑網,就是因慣常使用而越益實用的路徑。人類學家建構出來的族譜樹(geneological tree),形如一幅空間圖,一眼即可盡收眼底,而且從任何方向看都沒有差別,而使得累積數代親屬而組織起來的一整套網路,像是純粹理論性的事物一體同時並存(tota simul)。[n. 70 strength of feeling 名字在家族中重複率]

‧「公訂」所循的策略

[希臘人說的 idiotes 無法將小我利益與大我利益等同並以小我責難他人無理之人]

‧集體信念和白色小謊
‧正規和特異
‧聯姻策略和社會性繁殖

[n. 103 墨菲和卡斯丹 fission/fusion. n.105 窮人家唯一能做的就是露出嫉妒心。不關心象徵或政治功能在乎實際]

第二章 結構和習性

‧虛妄的困境:機械論和目的論

[礦物般的濁滯。meaning-made-thing。materialization of recurrence。constituent Reason。Sartre: between materiality and praxis lies the momentum of habitus]韋伯...司法或習俗裏的規則從來就不過是決定實作的次級原則,是在最主要的原則、利益沒辦法用的時候才會加入運作的原則。[見 Rechtsordnung, Konvention und Sitte。以及馬克思經濟哲學手稿說的本錢]

‧結構、習性、實作

[行為人之經院哲學風格的客觀意圖。如 Nicolai Hartmann 1882-1950] 巨匠在「實施成果」裏找到了新的引子,新的支持,可以用在這些作品源出的實施手法上面,以致行為人的論述不斷自體增長,像火車自己舖軌前行一樣。機智妙語一出,說者驚喜不亞於聽者,既有感於自己用語之奇,也有感於箇中之「回顧式必然」[Nachbildung...(x)],這中間的癥結就在於這「地底的寶藏」[意外之財] (trouvaille) 看起來就像是伸手一挖,深埋的機會就像是唾手可得一般,既意外,且誘人。[R. Ruyer. Paradoes de la conscience et limites de l'automatisme;另有格言諺語之例。Aron 和 Dahl 就是忽略此一實作基礎,而沙特設計了作為革命性我思的自為階級;社會的「偶因論」從來不是一人對一人。] 習性結構再製所需的社會條件,內含「習性滯後」(hysteresis of habitus) 的現象,而這現象無疑便是「機會」和掌握機會的「性向」兩者間出現「結構差」(structural lag) 的根源之一;[個人從 ens realissimum 變成 epiphenomenon]...[Anthony F. Wallace's modal personality:眾數人格或眾趨人格]正好可以避開因忽略差異(也就是統計數據)而產生的矛盾;援用基本人格概念常於不自覺中陷入這樣的矛盾。...而客觀經驗則是透過直接、間接但總會聚合的經驗進行教化的工作──這些經驗便是社會環境「面貌」(physiology)的出處,像是「關門」、「死巷」、「前途」有限,「估算機會的藝術」,像萊布尼茲說的一樣,估算預期中的客觀未來成真的可能性,總而言之,就是「現實感」(sense of reality),這或許就是客觀結構的效力藏得最好的原則。
階級、習性、有生命的個體之間的關係,從來就沒辦法完全從社會學的論述裏抽離出來,因為,這樣的關係是即刻供人作切身感受的(也就是「與人有關」[intuitus personae]),所以也同時是社會所指定兼認可的(像名字、法定身分、諸如此類,是由社會軌跡(social trajectory)所劃定的──這社會軌跡嚴格說起來是無法再作化約的──而為了界定這階級、習性、有生命的個體之間的關係,倒是可以把習性看作是將結構──也就是同一團體或階級裏的人同都會有的感覺、思想、行動的程式,也是一切客觀化和統覺(apperception)的先決條件──經內化而成的一套主觀但非個人專有的體系:實作於客觀面之協調,世界觀之分享,其基礎就在個別的實作和世界觀都是完全不限個人的,完全可以互換。[ex. Kant's intuition of spac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Ego]

‧客觀化和體現的辯證

兒童模仿的不是「規範」,而是別人所作的事。肢體儀態是以個別但又有組織的姿態組合,直接訴諸運動功能...所謂「實習」(apprenticeship),就是單單透過熟能生巧,讓學的人在不知不覺當中「技藝」的原理,兼及一門「生存藝術」(art of living)──連學的人所在模仿的這樣實作或成品原本的製作人自己都不知道的部分,也包括在內;而「實習」的另一端,則是明白運用清楚的格式和守則,來傳遞知識;每一社會就在這兩端之間以「結構型習作」(structured exercise)來傳遞這一門、那一門操作實力。謎語和儀式競賽就是這樣,比的都是些「儀式語態」(sense of ritual language),至於各式競技──往往還依賭注的邏輯構造出結構──挑戰或格鬥(決鬥,集體械鬥,打靶,諸如此類),就要男童依「假裝我們是......」(let's pretend) 的模式來進行,而這模式也是孕生榮譽計策(strategies of honour)的程式。...[Mother and Father -- antagonistic complementarity: sexual division of labour & division of sexual labour]...住屋是一樣「實施成果」,就以其「實施成果」的樣子供作解碼,而且此處作的解碼還不能忘記兒童學習看這世界而讀的那本「書」,是用「身體」在讀的,是透過行動和移位在讀的,也在行動和移位當中讀的;兒童搬演他們活動的那方空間,就是由行動和移位創造出來的,而那方空間,同時也在塑造兒童。[diffuse inculcation n. 44 只有專為展現這些知識而設計的體操才能取得:也就是「模仿」(mimesis)。因此,肢體不斷和他所再製的知識合而為一,而永遠無法產生書寫的客觀化過程所能有的客觀性和距離。]...[n. 37 qochra 軟木球遊戲]...[mental structure]「心智」是實物世界的隱喻,而實物世界本身則不過是相互對映的隱喻所形成的一個無始無終的圓。...歐洲社會就把政治、歷史、戰爭歸劃為男性,爐灶、小說、心理則劃歸為女性──男性和性慾獨有的關係,是一種昇華(sublimation)的關係,是將榮譽化作象徵,一方面排斥性慾作直接的表達,一方面鼓勵將性慾變型表現在男性雄風上面:由於男性既感覺不到也不在乎女性的性高潮,男性只想用性行為的重複而非延長,來肯定他的生殖力,因此,男性察覺不到團體的眼睛透過他們既害怕又不屑的女人家的閒話,始終都在威脅他們的親密關係。[Erikson: male domination curbs his verbal consciousness...utopia of universal genitality]...隱形教條裏暗藏的信念經由「化質」(transubstantiation)而塑造出來的身體,可以透過一些無聊的訓誡,...而將一整套宇宙觀、倫理學、形而上學、政治哲學,全都灌注到人的腦中。[pars totalis 可以小見大;一般是用以偏蓋全 par pro toto 的謬論在運作]...史賓諾沙用的「逢迎」(obsequium)一詞,指稱因制約(conditioning)而產生的「恆定意志」(constant will),「國家就是透過[這恆定意志],在塑造我們為其所用,利其存續」[A. Matheron, Individu et soci'et'e chez Spinoza。亦即交易象徵稅]...[n. 47 之所以用習性這名詞的理由之一,是希望把一般視「習慣」(habit) 為機械集合體或預製型程式的觀念予以排除 ex. PhG's "habit as dexterity"]

第三章 衍生程式和實作邏輯 在限度裏作創發

[Fuerbach & Marx's supremacy: practice as practice, apart from positivist materialism]也就是把自己放在自己和世界的實際關係裏去;這層關係像是「擬肢體類」(quasi-bodily) 的「準星」,既不會帶出有關肢體或世界的再現,更不會帶出肢體和世界的關係...這些都會直接指揮人的言行舉止,但又不致將之擺佈成「景象」來看。[Panofsky "Die Perspective als 'symbolische Form'"]

‧農民曆,以及概要圖所引發的錯覺

[physiognomy 時空都不相連續的 island of kinship:每一塊都有其自身的節奏]

‧簡約法則

[n. 25 George Lackoff's generative semantics -- fuzzy concepts & hedges. 儀式與神話的邏輯可以歸類為自然邏輯,邏輯學、語言學以及語言哲學都開始探索自然邏輯的內容。truth-value 變形] 實作的邏輯並不是符合邏輯的邏輯...也因為這實作邏輯在「多重論題」(polythesis) 裏找到了正確使用「多義字」(polysemy) 的必要條件。[n.26 hidden universe of discourse]...overdetermination through indetermination [like Stoic's 全體共鳴 sympatheia ton holon;實作感]

‧以軀體為幾何學家:宇宙創生型實作

社會學的理論一旦跰上神話和儀式,就一定會在最博大的科學所要和理性的基本形式保持傲岸的距離,以及諾斯替(gnostic)傳統偉大創始人所提的奧秘神會兩者之間猶疑躊躇。[客觀論的立場裏內含「邏輯主義」(logicism): Durkheim 是道德 Levi-Strauss 是邏輯]...儀式之所以舉行,是因為儀式只在存在的條件和行為人的性向裏才找得到存在的理由,而且這些行為人是沒辦法享有邏輯玄辨、神秘流洩、或形而上焦慮的奢侈的。[強調實際詮釋,isomorphism, mimetic representation, apomimema...Jean Nicod La g'eometrie dans le monde sensible]...體操和舞蹈是可以說成幾何學──只要不把作體操的人和舞蹈的人說成是幾何學家就好。若仍從「神話」(mythic logos) 轉進到實際行為所搬演的儀式操作(ritual praxis)(而且不必涉足年代先後問題),也就是肢體動作,客觀分析在神話論述裏發現的運作,將「創造神話」(mythopoeic) 的操作隱藏在物化寓意裏的實施成果,那麼當事人明白或暗暗將行為人當作邏輯運作元(logical operator)的誘因就不會那麼大了。[無數對偶 n. 34 [槓桿原理]他們並不需要對於物理學一種神秘的無意識理解,也不需要自然哲學所假設的人腦結構與物理結構世界之間的和諧奧秘。]

‧分與合

[既嫌過時,手筆又小...Teilhardism...規律不等於規則。diakosmesisphilia/neikos, phthora/genesis, dia/syn-krisis]...[n. 39 Durkheim's antimony: 歷史的盲目性與意識的目的性;n. 41 發展完成的諺語須兼顧神話連結和語言連結的重要性。]

‧門檻與通過儀式
‧敵體與否定的結合
‧利用不確定性

[n. 86 as-if 避免將行為人的意識帶入再現之中。我們必須建構再現,目的是為了以科學的方式理解實作(被復活的架構所客觀指向)並且對於理解進行溝通]

‧習性與同源關係

[世界命定系統的矛盾:破解警告是為了改變命運]...外地人的死亡只成了一種絕對死亡的形式。...實作的客觀真諦其實就是一種學者的無知,由於未能認知到這一點[n. 110 神話儀式邏輯其實是實作邏輯的特例...人類學未能認識這一點,因此被困在他者與同一性之間無法解決的二律悖反當中。Kant: 透過描繪客體的幻覺而察覺到相似性,判斷的原則在客體本質之中。雙關語傳統:海德格,語源學傳統:黑格爾。學者的反思(Carnap):關係上升至語言遊戲層面。柏拉圖:哲學家是神話學家。]

第四章 結構、習性、權力 建立象徵性權力理論的基礎

‧俗見、正統、異端

[黑格爾:傳統是「實踐的道德」(Sittlichkeit)。現實感:社會結構和心理結構的對應]...[n. 9 科學必須將客觀主義的實踐真理以及對於這種真理的客觀誤認予以整合,以達成一種更高的客觀性的定義]...[俗民確認的實作自明性與科學的除魅 Entzauberung] 兒童和世界之間,有一整支團隊擋著,不只以各種警告,還以一整套儀式實作,外加論述、格言、諺語──全都依相應習性裏的原理構組起來──灌輸兒童對超自然危險的恐懼。...由於「常識世界」(commonsense world) 的主觀必然和不言自明的本質,是由世界感的客觀共識在檢證的,因此,「必然」之所以毋庸贅述,就因為「必然」不待贅述:傳統無語,關乎傳統之所以為傳統者尤甚;習慣法光是將一條條原理之應用條列出來,也就夠了,不明說,也不闡述,因為無所質疑之處;神話-儀式同源結構的演繹,是完全封閉的世界,其中的每個面向都像是其他面向的映像,容不下自由主義意識型態所謂的「意見」(opinion) ──有關既有政治秩序的問題,都會有幾種不同但同樣正當的答案,這就是「意見」;而離「多數決」這相關概念最遠的,莫過乎「俗見」的「一致同意」了,這集合體裏諸多「選擇」的主體,既是每一個人,也算是沒一個人,因為所回答的問題根本沒辦法明說出來。[Nomos/physis: 透過誤識...批判就是以客觀面的危機作為其「可能的條件」,而現象學(n. 15)則將實在(Wirklichkeit)視為如及所是(Glauben)。n. 16 實踐上的獨斷:也因為它允許並需要一群負責提昇論述水準的專家來發展,以對傳統世界觀的前提(至今仍主導著他們的實踐狀態)進行理性化與系統化。]...論述的領域[依摩根(A. de Morgan)形式邏輯的古典定義]指的是「涵蓋討論所表達或理解的所有內容的一套概念」,於實作裏則是由未討論到的、毋須言說的、無須辯證、檢視即得以承認的領域所構成的互補類屬,來界定的;而這互補類屬又一定是大家視而不見的。[heresy <-- hairesis]...[Weber 的決斷性卡理斯瑪 Ausseralltaglichkeit。沙特 L'idiot de la famille:當字詞為一個迄今都還沒有名字的東西取名字的時候,就是破壞的開始。意識治療。]


‧象徵性資本

[勞動必須執行/隱藏交換功能]...[土地作為借貸的擔保以及「你讓我免於賣地」的虛假買賣]他們看出儀式、權利與利益之間的不同。[n. 25 職業作為象徵。洩漏餐食的價格破壞了誠信經濟]經濟戰爭的化身就是可疑的商人,他們既不怕上帝也不怕男人。...[對土地亦須遵守禮物交換的邏輯]...[傳統世界的時間成本以及貢品的取消。]在一個時間如此充分而貨物如此稀少的世界裏,他最好以及唯一的安排就是花費時間而無須去計算,去浪費一件多得用不完的事物。...[逃離經濟主義種族中心論的唯一辦法]就是將經濟主義只做了一部分的工作完全做完,並且將經濟計算擴展到所有的貨物中(物質的與象徵的)而不做區分,...到現在為止,經濟計算已經取得了一塊由馬克思所謂「赤裸裸的自利」的無情邏輯所統治的地盤,而將「利己計算的冰水」所不可思議饒過的、用來作為它無法評估的無價或無益事物的避難所的「神聖」小島放在一旁。[Symbolique=f(economic), not simply nominal:變形和偽裝,給予時間或浪費時間是最珍貴的禮物之一。...富有意味著責任。象徵資本(從經濟的眼光來說總是非常昂貴)的展示其實是一種以資本滾資本的機制]...放棄經濟與非經濟的二元對立,這種二元論阻礙我們將經濟實踐科學視為一種實踐經濟學一般科學(general science of the economy of practices)的特殊個案,後者能夠將所有的實踐(包括那些不涉及利益或無償的對象,即非經濟的)視為一種將物質或象徵獲利予以最大化的經濟實踐。

‧支配模式

經濟權力仰賴的不是財富,而是財富與經濟關係領域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的構成與一群專業行為人(及其特定利益)的發展密不可分;在這個關係中,財富以資本的形式構成,亦即,做為佔用制度設備與機制(讓領域產生功能的必要之物)的工具;並以此佔有從工具中所得到的利益。[Moses Finley: 古代經濟缺乏的不是資源,而是「用來克服個別資源」的工具。──沒有適當的信貸工具。...簡言之,組織與運作的機制缺乏私人資本資源的動員]...[教育:吟遊詩人,記憶法]學院文憑相對於文化資本,就好比金錢相對於經濟資本一樣。[homogeneous qualification]...象徵性貨物的生產系統與生產出生產者的系統也能(亦即,藉由它們正常功能的邏輯)執行意識型態的功能,它們透過機制來促進對既有秩序的再製,並且持續隱藏支配的永久化。教育系統協助提供給支配階級一種韋伯所謂的「自身特權的神正論」(a theodicy of its own privilege),但並不是透過它生產或灌輸的意識型態(如提到「意識型態機制」的人所主張的);而是透過資本與工作之間的全然連結(這是一種煙幕,用來遮蓋人們所獲得的資格與人們所繼承的文化資本之間的連結──在形式平等的遮蓋下,偷偷摸摸地紀錄下這個連結)而將既有秩序的實踐予以合理化──換句話說,它讓遺產傳遞形式擁有正當性。最成功的意識型態效果就是那些不需要文字,只要求共謀沉默的效果。[n. 44 功績制或教育以內在天份的不平等為前提,並掩蓋了學院成就和繼承文化資本之間的關係]...[社會現實的政治和自詡客觀的科學之二律背反。n. 51 唯一具正當性的比較對象是每個系統都要被視為是一個系統,要排除掉所有的評估,只留下系統演化過程中的內在邏輯。]...[奴隸制度或名譽契約──藉由禮物或債務,總之,藉由物質與象徵暴力 apo tou automatou──基本的支配形式,或經由策略而遭受委婉化(euphemized)]創造人與人之間的紐帶關係。...為了要使社會能承認支配,支配必須讓自己被誤認。...[Beveniste] fide並不是「信任」,而是指「一個人的固有特質,能夠激發自信,並且藉由保護那些將自己付託給他的人,來行使權威」。...[Hobbes]感謝所認識到的「恩惠」,其實是對「失前恩惠」(antecedent grace) 的認識。[sic]...這種對利益的否認其實不過是一種實際上的否認(practical disclaimer):跟佛洛伊德的否定答覆(Verneinung),論述說了它說的東西,其實只是一種形式,想顯示它所未說的,它們以一種(不設利益的)方式來滿足利益,而這種方式是用來顯示它們對於利益並不滿足。[ex. Malinowski: 酋長其實是「部落銀行家」。Levi-Strauss 忽略了物質與象徵交換(亦即,牽涉到流通與溝通)的全部結構,其功能就如同意識型態機器]...否認的工作是社會煉金術的來源,它跟巫術一樣,是一種集體性的工作。如牟斯所說的,整個社會是由夢想的偽幣在進行交易。集體誤認是名譽倫理(集體對於交換這個經濟現實的否認)的基礎,它之所以可能,是因為(群體用這個方式自己騙自己)這裏面既沒有騙子也沒有受騙的人;n. 60 而在這個世界中,社會秩序的再製比較多是取決於和諧習性的不斷再製,而非結構(能製造或選定和諧習性)的自動再製。n. 61 有位報導人說,「在信用的時代,實際上悲慘的是那些只能訴諸他們的父母所建立的信任的人。現在真正重要的是你手上的貨物。每個人都想成為市場人。每個人都認為他有權利去信任,因此現在根本就沒有信任這東西。」...[公共關係「銀行帳戶」理論係由美國工業家發明]同樣清楚的是,為什麼機制(確保支配關係的再製)的意識型態與實踐效果逐漸被揭露與中立化之後,必須決定透過將經濟資本轉變為象徵資本來掩飾再製機制,以再次回歸到象徵暴力的形式:透過賦予正當性的重新分配,公共(「社會」政策)與私人(「不涉私利」的基金會的資助、補助醫院以及學校和文化機構)的重新分配,再製機制[暨剝削邏輯]的效能才得以發揮。...因此,對於經濟以及經濟利益的否認(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中,一開始便因經濟的建構而不得不被驅逐),便在藝術與文化的領域中找到了它所喜愛的避難所,一個純消費的地點──當然是金錢的消費,但也是可以轉換成金錢的時間消費。藝術的世界,一個神聖的島嶼,系統而炫耀地與庸俗而例行化的生產世界相對立,是金錢與自利世界中一個為無償、不涉私利的活動而存在的聖殿,跟過去的神學一樣,它提供了一個藉由否認所有由經濟學所帶來否定而獲得的想像人類學。

Die Religionssoziologie Max Webers

"Religionssoziologie (Typen religioeser Vergemeinschaftung) ",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Zwiter Teil, Kapitel 5
J. C. B. Mohr (Paul Siebeck) Tuebingen, 1976
宗教社會學。康樂、簡惠美譯。台北:遠流,1993。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

1. 基於宗教或巫術動機的共同體行動[Gemeinschaftshandeln]之原初的此世性 --> charisma
2. 精靈信仰[Geisterglaube] --> 存在者。職業(Beruf)。經營(Betrieb)。
3. "超感官的" 力量的起源 --> 救贖宗教(Erloesungsreligionen)
4. 自然主義與象徵主義

靈魂、鬼怪及神祈之領域的發展,反過來亦影響到巫術的意涵。由於這些存在是無法以任何具體的意識來掌握或認知,它們具有一種背後世界之存在(hinterweltliches Dasein)的性質,通常只能透過象徵(Symbolen)及意義(Bedeutungen)的媒介才能接近,因此顯示出來的只是影子(有時則是完全不真實的)。..."神話論的思考" (mythologisches Denken) 此一名詞曾用來稱呼作為發展成熟的象徵觀念領域之基礎的思考模式,其特徵亦已有相當詳細的詮釋。[1752 Gregory 曆法通用至今]

5. 神祈的世界與功能神

羅馬的宗教仍然是 religio ──不管就語源學而言是來自 religare (再結合),或者來自 relegere (再思索);它意味著與驗證有效的祭典形式的一種連結,以及對所有類型的、遍佈各處的神祈(numina)的一種 "顧慮"。[日註:決疑論 Kasuistik 即是將道德的或宗教的律法和義務運用於相應各式各樣前後關係與場合所呈現的個別事例,以作成價值判斷,並且據此種種判斷的集成來形成律法與義務的整體。]...羅馬人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徵是,不斷地鍛鍊一種實踐的、合理的、神聖律則的決疑論,發展出一種神聖的預防法學,並且(就某種程度而言)傾向於將這些事務當作法律辯護的問題來處理。...羅馬人強調的重點永遠是,從神聖律則及國家法律的觀點來證明任何發生的制度改革的 "正確性。"

6. 祖先崇拜與家父長祭司制 --> 家戶神。經濟。
7. 政治團體的神與地方神

[日註:聚落 Synoikismos [按韋伯於《城市類型學》第三章第七節的定義,聚落為幾個種族在王的命令或自由的協定下,聚居在具有防備設施的城寨內或近邊...例如雅典,即是由 Attica 半島上的希臘人組合成名為此的政治組合] 與我們的 "國家" (Staat)──一個被視為強制性的、領土的 "機構" (Anstalt)──顯著不同的是,由於此種地方主義的影響,城邦本質上仍保持著屬於城市神之祭祀伙伴性質的一種個人關係的團體。

8. 一神信仰與日常性宗教(Alltagsreligiositaet) --> 單一神教(Henotheismus)
9. 普遍主義與一神信仰 --> 倫理型與模範型的預言
10. 強制神(Gotteszwang)、巫術與崇拜神(Gottesdienst)

如果一個宗教的各個方向皆指向超越此世的災厄與利益之外,這是一種特殊發展過程的結果──一種獨特的,雙面性的發展過程。一方面,有關神觀及人與神可能之關係的思考,有日益擴展的理性體系化。另一方面,隨之而來是一種特殊的、從原初的實際與精打細算的理性主義的倒退。...然而,為了上述的 "經濟以外" 之目標的發展,前提之一即是得有特殊的、人格性的神存在。

第二章 巫師-祭司

當一個祭典沒有祭司,正如一個巫師沒有祭典,通常即不會出現形上學觀念之合理化與獨特的宗教倫理。兩者的成熟發展有賴於一個獨立的、專業訓練的祭司階級,持續地專注於祭典以及實際地有關心靈指導的問題。[ex. 中國與佛教的倫理觀。遂有先知與俗眾的問題]

第三章 神概念[Gottesbegriff]、宗教倫理、禁忌

神也必須持續證實的力量

1. 倫理之神、立法之神
2. 超神的、非人格性力量,神所創造的秩序 --> Shicksal。Moira [荷馬用語:定命 moros。梵文的天則 rita:right, rite]
3. 禁忌規範的社會學意義,圖騰信仰 [依日註以 Durkheim 澳洲圖騰最有名。Zweckverband: Vergemeinschaftung]
4. 禁忌化、共同體關係與定型化 --> 種性制度加強專業化但不助長也不壓抑資本主義。路德:固守汝之志業。
5. 巫術倫理與宗教論裏,罪意識、救贖思想 --> 儒教無根本之惡

第四章 "先知"

1. 與巫師、祭司對立的 "先知"

[日註:Dionysos 原本是希臘北方 Trakia 的神,被稱為 Bakchos。大約是從潛藏於植物與動物的神秘的生命力與生殖力被神格化而來,於 8 BC 傳至希臘。真正教團型的是 Orpheus]

2. 先知與立法者[Gesetzgeber]

立法者聘自團體之外...先知的特徵在於,他們的使命並非得自任何其他的人,而只是如其原本就當即那樣的掌握住它。同樣的,希臘城邦 "僭主" (Tyrann) 之取得權力的特徵也是篡奪[直接訴諸民意,他們更喜歡祭典]。

3. 先知與傳道者

[Empedocles, Pythagoras 最接近先知]...[據說畢達哥拉斯將宇宙命名為和諧 Cosmos 與渾沌對立。群眾煽動者 demagogue: demos-agogos]...這些人物與先知的主要區分是他們的教誨缺乏先知預言中持有的、生動而又情緒性的佈道(Predigt),...蘇格拉底的 "天才" (Daimonion) 只針對具體的情況反應,接下來就是勸阻及告誡。

4. 密法傳授者[Mystagoge]與先知

[1805-44 摩門教由 Joseph Smith 創立]

5. 倫理型預言[ethische Prophetie]與模範型預言[exemplarische Prophetie]

[中國及印度缺乏一個人格化、超越性及倫理性的神祈。技術中理性主義的侷限性(7.7)]...長城及內陸運河的修築則更具重要意義,它們成為皇帝官僚制的真正基礎。

6. 先知啟示的性格

第五章 教團[Gemeinde]

1. 先知、信徒與教團

具有特殊宗教意味的 "教團"──在德文中,Gemeinde 一字也用來指那些為了經濟、國庫財政或其他政治目的而組織起來的鄰里團體──[俗眾相較之下被稱為 "游離票"]...

2. 教團的宗教性 --> [Cromwell's congregationalists]
3. 預言與祭司經營

第六章 神聖的知識、佈道、司牧

印度吠陀聖典的確立則是為了對抗異端的知性主義。基督教聖典的形成也是因為諾斯替教派(Gnostics)之主智的救贖論,已動搖了小市民階層對正統教義的虔信態度。...[第三次特倫特宗教會議決定 paracletus a patre filioque precedens。但東方教會堅持聖靈由父而來]...古代世界基督教徒之專心致力於教義的發展,是特別受到下述因素的影響:(1)由希臘教育而產生的獨特的知識階級;(2)由崇拜基督而產生的特殊的形上學前提與緊張;(3)與尚未歸化基督教團的知識分子抗爭的必要性;(4)古代基督教會對純粹知識主義的敵視(這點恰與亞洲諸宗教的立場相對立)。就社會角度而言,基督教是一個基本上由小市民信徒所構成的教團宗教,這些小市民對純知識主義抱持相當懷疑的眼光,教會的領導階層對此一現象自然是要關心的。在近東,非希臘化的小市民階層出身的基督教僧侶日增;這點不但摧毀了近東的希臘化文化,而且也使那兒理性的教義建構告一終結。...準此,上述的兩類影響力,即先知卡理斯瑪的力量與大眾根深蒂固的慣習力(儘管它們彼此在許多方面常常相反),乃及於祭司從事體系化的工作。先知事實上永遠出自俗眾團體,或由此團體中取得支持,儘管如此,俗眾也並不純然就是屬於傳統主義的力量。
俗眾的理性主義是祭司階級所必須對抗的另外一個力量。各種社會階層都可以是這種俗眾理性主義的擔綱者。

第七章 身分、階級與宗教

1. 農民階級的宗教性

以此,猶太教及基督教晚期的發展中,農民從未在理性倫理的運動中扮演擔綱者的角色。這個論斷對猶太教而言完全正確,至於基督教,農民僅在例外情況下,也就是共產主義-革命的形態,才會參與理性倫理的活動。[1524-5 德國農民。maschiach 來自 maschia(受膏者);chrio (加膏油的動詞型)]...然而,瑣羅亞斯德的預言顯然是訴諸於農民的(相對程度的)理性主義──習於有秩序的勞動及飼養畜牧,而反對假先知所宣傳的、附帶有虐待動物之儀式的狂迷性的宗教。...因此在其社會倫理的規定上有一種反市民傾向的特色。

2. 早期基督教的城居性格

宗教上讚揚農民;以及相信農民之虔敬具有特殊之價值,乃是相當近代的發展結果。這點特別是路德新教與反映出斯拉夫主義影響的、近代俄羅斯之宗教性格的特色,而與喀爾文新教及大部份的新教教派有顯著的差異。[1917 英表示支持猶太人]...再者,就基督教之特質所在的倫理性救贖宗教與個人的虔敬而言,城市乃為其真正的溫床所在;由城市裏,新的運動乃不斷產生,而有別於支配性的封建勢力所欣賞的儀式主義、巫術及形式主義的再詮釋。

3. 貴族與宗教、信仰戰士

[Harnack 研究原始基督教神學家。信仰戰士(Blaubenskaempfer)。勉強人進來 compelle intrare]希臘人一般的信仰是一種素樸的泛靈論式精靈信仰,對於死後之存在的性質以及有關彼世的所有問題,都沒有清楚的答案,唯一可確定的是:即使是在此世過著最悲慘的生活,也要強過去統治陰間的王國。

4. 官僚制與宗教[文官的 Mithra:巫術-密蹟之性格的恩寵授與和祭儀中升遷的可能性]
5. "市民的" 宗教之多樣性 --> Volksreligiositaet

總之,商人階級愈是擁有特權社會地位,就愈少傾向於開展一個彼世取向的宗教。

6. 經濟的理性主義與宗教-倫理的理性主義

[Arte di Calimala: 毛織品生產,巨大利益足以左右各國的經濟,15世紀末方衰退。去勢派 Skoptsy]...[兩因素的結合與親和性確實存在但尚未至因果的層次]

7. 小市民階層之非典型化的宗教態度,職工的宗教

[基督教原本就是個職工的宗教]不管哪兒,只要與純粹巫術或祭典之觀念的聯繫為先知或改革者所打破,職工、小市民等即會傾向一種(經常是原始性的)理性的、倫理與宗教的生活觀。再者,他們職業的專門化,也使得他們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統一的 "生活態度" [Lebensfuehrung]的擔綱者。

8. 最為劣勢的特權階層之倫理的救贖宗教

如果說近代的無產階級有一特殊的宗教立場,其特色即為對宗教抱持一種漠不關心或者拒斥的態度,這跟近代廣大的資產階級的態度是一樣的。因為對近代的無產階級而言,依靠個人自身之成就的是一以轉變為意識到這乃是取決於純社會性的因素、市場的狀況與受法律所保障的權力關係。[Sombart]

9. 救贖宗教的階級與身分的制約性

[寧芙是酒神二號的奶媽。困窮。正當化自身處境。]軍事英雄尤其傾向於認為神乃是個善於嫉妒的存在者。

10. 猶太教與印度教的賤民宗教性:怨恨

[Pariavolk, certitudo salutis, 報應的信仰 Vergeltungsreligiositaet,公然禮敬財富]所有這些衝突迫使猶太人陷入一種絕望的掙扎,掙扎的不再是為了他人的尊敬,而是為了自重與自尊心。[Nietzsche: 奴隸之道德上的反叛 系譜學 ch. 10 和善惡 195 節]...佛教恰好是任何類型的怨恨-道德主義的最強烈的反證,而且是一種知識階層的救贖論,[cf. Neoplatonismus, Gnostik, 摩尼 Mani 教]...[純粹知識主義?]更具體的說來乃是人類思想的形而上的需求,透過倫理與宗教的問題而反映出來,此一驅力並非來自物質的需求,而是由於內在的壓力,企求就一有意義之宇宙的觀念來了解世界,並確定對此一宇宙的立場。

11. 知識階層對世界諸宗教的影響

[首先是祭司階級。耶穌會 Loyola 1814 復活後最大? Pharisee 後被基督猛烈批評為偽善]...作為中國實用倫理的儒教思想,完全是由一個接受過古典人文教育的官職候補者階層所支撐起來的,而道教則成為一個通俗的、巫術實踐的經營。...[救贖宗教]這種知性觀念有時正是會在政治與社會動亂時期、作為一種無成見之反思的結果而出現。不過,在此情況下,這種思考模式多半是潛藏著的,通常只有當知識階層已經非軍事化後,才會具有支配性的地位。...一旦源自知識主義救贖論及倫理成為一種大眾宗教,某種密法傳授的教說或貴族身分倫理即會配合受過知識教育之團體的需求而出現;不過,此一宗教同時也會轉化成一種通俗的巫術性救世主救贖論(Heilandssoteriologien),以配合非知識階層大眾的需求。[ex. 道教佛教在儒教內部的結晶體]...知識分子之渴望救贖永遠是源自於 "內心的困頓",[其遁世]可以是一種絕對孤獨式的逃避,也可以採取一種較近代的形式──像盧梭那樣逃入一個未受人為機制所污染的 "自然" 裏;或者是浪漫主義式的遁世,例如逃入未受社會習俗所污染的" 民眾" 裏,這是俄國 "民粹主義者" 的特色。...[賤民知識主義之激烈力量來源]乃是,處於社會層級結構最底層(或根本就不在層級結構之內)的這些團體,不管是就外在秩序或一般性意見而言,與社會慣習的關係,在某個程度上是站在一個阿基米德(Archimedes)點上。由於這些團體不受社會慣習的束縛,對於宇宙的 "意義" 反可採取一種原創性的態度;同時由於他們不受何物質考慮的妨礙,他們也因之可以發揮一種強烈的倫理與宗教的情緒。只要他們是屬於中產階級──就像宗教上自修而成的小市民階級──則其宗教需求就會傾向一種倫理嚴肅主義、或神秘學的形式。

12. 猶太教與早期基督教的小市民知識主義

[Dvorak 奧地利美術史家稱之為君子的儒教書記的知識主義。11.5 倫理則不過是有教養的士人的一種精明的現世順應]...[Philo logos+idea: 猶太人普設學校。10.1 打從幼年時期就不斷的被授予知性的有體系的決疑論訓練]...[保羅的知識"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希臘人為愚拙"...logischer Phantasie]

13. 上流階層的知識主義、平民的知識主義、賤民的知識主義與教派的宗教性

[聖錄受益者,經濟與國家主義問題]...稍後,隨著教會的大分裂(Schism),這種反抗乃轉變為意識型態上的,這些知識分子乃成為 "教會會議至上論" 改革運動、以及後來人文主義的 "擔綱者"。...[清教徒的流浪職工推動的非精英知識主義]在一個由巡迴佈道者所開展的短暫的傳教運動結束之後,受到他們的知識主義潛移默化的是中產階級。...不管怎麼說,這個時期型塑了盎格魯-薩克遜之教養階層的知識主義,其特色為一種對自然神論-啟蒙主義的宗教形態的傳統性恭順態度[與拉丁諸國以貴族和宮廷為中心不同]...[工團主義Syndikalismus 與 "第三勢力"──新聞人員、小學教師、革命的使徒,以及在俄國的社會各種條件下配合出現的農民知識層]...[Tolstoy & Dostoevsky 帶領出禁慾的、無等差主義的個人生活態度]

14. 西歐之宗教 "被啟蒙者" 教團的形成

不管一個廣泛流行的 "宗教之關懷" 的出現是受到何等樣的刺激,沒有一個新的宗教是來自知識分子的上述需求、或者他們的喋喋不休。風尚的流行會及時轉移聊天與新聞評論的課題。

第八章 神義論[Theodizee]的問題

1. 一神教的神觀[Gottesvorstellungen]與世界的不完美

[Pathos→Ueberweltlichkeit→人格神。德國工人報告不相信 Gottesidee 是因為超凡神旨(goettliche Vorsehung)與社會秩序的不公正、不完美之無法相合]

2. 神義論的純粹類型--彌賽亞的末世論 --> [報償 Ausgleich]
3. 彼世信仰、天意信仰、報應信仰、預定論信仰

[但丁神曲寓意:人,無論其功過如何,在他自由運用選擇的當兒,他應該對賞罰的審判負責。隱身之神 Deus absconditus。喀爾文認為動物怨恨自己不是人]

4. 有關世界之不完美的問題的各種嘗試解決之道

[原罪 Urfrevel。自然的因果機制與報應機制(Vergeltungsmechanismus),倫理行為永不消失]...古代佛教是完全貫徹了此種思想之最究極的推論,甚至連 "靈魂" 的概念也整個被排除了出去;所剩者不過是與 "我" (Ich) 之妄想相連結而關聯於業報機制的各種善或惡的行為(Handlungen)。

第九章 救贖[Erloesung]與再生

[富有 Reichtum。救贖憧憬 Erloesungssehnsucht。恍惚狀態 Entrueckung。心態 Gesinnung。]

第十章 救贖之道及其對生活態度的影響

1. 巫術宗教與儀式主義;儀式主義宗教皈依的各種歸結

[Stimmungsgehalt→Zustaenlichkeit→Vorantwortungslosigkeit. 在祭典過後]──好比傾聽一場彌撒或觀賞一齣神秘劇後,其對行為方式的影響幾乎總是微不足道的。這就像戲劇的觀眾,在觀看了一齣美妙而動人心絃的戲劇後,無論內心受到多大的感動,其日常倫理卻沒有受到多少影響的道理是一樣的。[儀式的形式主義:法律]

2. 日常倫理之宗教性的體系化

[鄰人之愛 Naechstenliebe。intentio, einheitliche Personlichkeitsqualitaet --Meinung--> Gesinnungsethik]

3. 忘我[Ekstase]、狂迷[Orgie]、病態的快感[Euphorie]與合理的宗教救贖方法論
4. 救贖方法論之體系化與理性化及生活態度 --> [Quietismus 冥思神。Molinos, Madame Guyon]
5. 宗教達人[Virtuose]
6. 拒絕現世的禁慾(weltablehnende Askese)與現世內的禁慾(innerweltliche Askese)

因此,現世的諸秩序[作為世界考驗 Weltaufgabe],作為這樣一種積極確證的對象,對於置身於其中的禁慾者而言,成為一種他必須理性地加以 "求全" (erfuellen)的 "天職" (Beruf)。

7. 逃離現世的、神秘主義者的冥思

[開悟 Erleuchtung 逃離現世 Weltflucht 拒斥現世 Weltablehnung 禁慾者的世界是墮落的團塊 massa perditionis]...神秘的知識,愈是具有這種特殊的性格,就愈是無法傳達的;雖然如此,其特出的性格卻恰在於其之以知識的身分出現。它絕非一種對任何事實或教理的新認知,而是對世界有一種統一的意義的掌握,並且,在這種意義下的 "知識" 一詞,正如神秘主義者在其無數的闡釋中此字所呈現的內涵,實為一種實踐的知識。就其核心的本質而言,此種知識毋寧是某種 "擁有" (Haben),從那兒可以得出對於世界的一種實踐的、新的取向,甚至在某種情況下,獲得新的、可以傳達的 "認知" (Erkenntnisse)。...[與現世/遁世禁慾非截然二分關係同理]逃離現世的冥思首先至少得有相當的程度與體系性理性化的生活態度連結在一起。事實上唯有如此方能導致對於救贖財的關注。然而,這只不過是達到冥思之目標的手段,並且,理性化在本質上是消極性的,是為了迴避由自然與社會環境所帶來的障礙而產生的。...進入冥思的獨特途徑,是一種對某些 "真理" (Wahrheiten) 相當集中心力的投入。此時,對此一過程的性質具有決定性的、並不是這些(在一般非神秘主義者)看來通常是相當簡單的真理之內容,而是這些真理之被強調的方式,以及,在整個世界觀內據有一個中心的立場並加以統合的影響力。...[救贖貴族主義 Heilsaristokratismus:禁慾主義者唯有透過行動,而神秘主義求取最小值]...因此,現世內的禁慾者即是個既存的 "職業人" (Berufmensch),他對自己在整個世界內──對這世界整體負有責任的,並不是他,而是他的神──即事(sachlich)的職業活動之意義,既不問,也不必去問。...[人必須活於此世。革命性的轉化:禁慾者入世成為先知]某種偽飾以謙虛色彩的、獨特的 "脆弱" (Gebrochenheit),刻畫出冥思性神秘主義者之現世內行為特色。他總是希望自現世行為中逃離出來,進入神交的寂靜之中,事實上他也一再如此。[這種謙虛是神秘主義者靈魂不羈的唯一保證]...[即事化 Versachlichung 組織體化 Vergesellschaftung, Eckhart 第28回佈道]

8. 亞洲的救贖宗教與西方的救贖宗教之差異

[Anselm 藉訴訟程序解決救贖問題。羅馬人不喜歡神秘。勞動成為本質性特徵。]唯有在西方,修道僧變成理性的官職層級內的一支訓練有素的軍團,而修道僧之出世的禁慾則逐漸地被體系化為一種達成積極、合理之生活態度的方法論。[現世內的職業倫理與宗教上的救贖確定性之連結為一個在原則上與體系上皆不可分離的統一體]

9. 救世主神話與救贖論
10. 由秘蹟恩寵[Sakramentsgnade]與制度恩寵[Anstaltsgnade]而來的救贖 --> 後者效果同神秘主義的偽飾謙虛
11. 因信得救

[Gnosis/Pistis: ho so-matikos, ho psukhikos, ho pneumatikos, ho gnostikos OR Gnostiker/Psychiker/Hyliker/Pistiker]...[credo, non quod, sed quia absurdum est --Tertullianus?]隨著基督教的日漸浸淫於希臘的思考形式(這在古代已然,不過到中古由於大學──培養辯證法的場所──之興起而更為強烈),轉而助長了知識主義。...德文的"職業" (Beruf) 一詞,最初乃來自馬丁路德所翻譯的聖經。現世內的職業道德(Berufstugend)乃唯一神意所喜的生活態度,這種積極的評價從一開始極為路德派的核心問題。[信仰之宣示/默示 fides im/explicita, fides efficax for Kalvinismus]...[父的觀念來自希臘之生,而非閃族之創造;因而訴求感性更多]德國典型的路德教會講道時所用的哀調(經常嚇跑許多大男人)

12. 由預定恩寵(Praedestinationsgnade)而來的救贖

同樣的,當馬丁路德處於剛與罪惡苦鬥過後的極度興奮階段時,也相信預定論,不過當他逐漸走上現世順應之道時,此種信仰即退至無足輕重之處。...[喀爾文的正反聖定 doppelte Dekret:註定有人遭受救贖或毀滅。A. Kuyper]...[?Protestant: Wirtschaftsgesinnung]"上帝的預選",而非當事人的任何個別行為,提供了我們今日所謂的 "整體人格性" 之永恆的價值基點(Ewigkeitswertakzent)。["是"、"能夠"、"理性" ratio]

第十一章 宗教倫理與 "現世"

1. 宗教信念倫理[Gesinnungsethik]與現世的緊張關係 --> 良心之法庭 in foro conscientiae
2. 作為宗教倫理之基礎的鄰人倫理 --> Clemens von Alexandria 對希臘文化持最自由心態,須認識道 logos
3. 宗教對貸款取息的排斥
4. 宗教倫理的生活理性化與經濟的生活理性化之間的緊張關係

[Leo X, 1513-21 在位,路德以九十五條論難反。不當暴利 usuraria pravitas。神秘主義的經濟理性化:獻身本身。波特萊爾所謂的 "靈魂之神聖化的賣春"]

5. 宗教愛之無等差主義與政治之暴力性
6. 基督教對國家態度的轉變

《新約》裏「凱薩的歸於凱薩」此句話的真正意義,並非如近代調和觀所解釋的,意味著一種積極的承認付稅的義務,而毋寧是一種對所有世俗事物絕對的疏離的態度。[提到特洛爾奇]

7. "有機的" 職業倫理

[Adolph Wagner 1835-1917 "無主人的奴隸狀態" (herrenlose Skaverei)。"無恨亦無愛" sine ira et studio。Rechtsstaatsordnung 法治國家秩序。國家理性 Staatraeson。教會理性 Kirchenraeson。]權力結構的客觀化,連帶其理性倫理的結果所產生的一連串問題,只有一種東西可在精神上與其相比擬,亦即,現世禁慾的職業倫理。不同程度及形式的、日益嚴重地遁入疏離政治之情緒的非理性的傾向,乃是暴力之理性化的實際影響之一;當暴力的行使已遠離英雄之人格性的取向,當整個共同體以走向一個民族 "國家" 時,上述非理性的傾向即會展現。...因為性愛、"真實的" 或經濟的利益、以及追求權力與威望的社會驅力,乃是人類共同體行為之實際過程中、最根本與最普遍的構成要素。

8. 宗教與性 --> coitus interruptus
9. 同胞愛[Bruederlichkeit]倫理與藝術

第十二章 文化宗教與 "現世"

1. 猶太教的現世取向

猶太教與清教唯一不同之處在於相對的(一直都如此)缺乏體系化的禁慾主義。...[海上合資公司 maona 僅以資本主義關懷為準的結合型態,相當於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是基督教商人的發明]

2. 天主教徒、猶太教徒與清教徒對營利生活的態度

就是藉著經濟活動,清教徒才能確證其宗教功能。...耶穌所反對的,就是真正晚期猶太教的這種知識主義,以及典籍律法學者的傾向。...耶穌的律法知識、以及對律法的遵從,都代表了從事實際勞動的人的一般律法水平,這樣的人可是無法坐視他的羊掉在坑裏而不予理會,就算是安息日也不行。

3. 猶太教的律法宗教性與傳統主義
4. 猶太教與清教徒

[certitudo salutis: 個人與上帝的關係就像個簿記運算]...另一方面,保羅卻也利用辯證法──當時只有律法學者才懂得的──從各處突破了猶太 "律法" 中最獨特、也最有影響力的部分,亦即禁忌規範與影響深遠的救世主諾言。由於這些禁忌與諾言乃是猶太人整個宗教尊嚴之所以會與其賤民的地位結合在一起的關鍵,保羅的突破自然會帶來致命性的效果。...他帶給猶太人一種重大的解脫,一種由於意識到可以逃脫賤民之命運的解脫。[美國歡迎的是已放棄正統教義的改革派猶太教徒,故實現資本主義的是清教中非猶太的成分]

5. 回教的順應現世 --> "當神以財富賜福與人時,他希望能從這個人的身上看到"
6. 原始佛教的逃離現世

[涅盤的無夢之眠。沙門[禁慾者]之前享有的巨大威望造成佛教的成功。大乘:救世主宗教。]所有亞洲這些大眾宗教都留給了小商人的 "營利衝動"、職工對 "生業" 的關心,以及農民的傳統主義之生存空間;同時也不干涉特權階層的哲學性思考及其慣習性的身分取向的生活樣式。

7. 諸文化宗教與資本主義

今天,所有上述的民族皆已將這種 "商品" (技術、經濟的 "理性主義")視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一種產品而加以輸入,如果其間有任何障礙存在,這種障礙乃來自於嚴固的傳統(就如我們中世紀時所曾經有過的一樣),而非由於任何能力或意志的缺乏。

8. 早期基督教的拒斥現世

耶穌所具有的、獨特的使命感,乃是由於他知道自己為通往上帝的必經之路(因為他是聖父的獨子),而非來自任何例如 "無產階級本能" 之類的事物。["成全律法和先知":卡理斯瑪]...實際上,耶穌提出了最為苛刻的要求,他的救贖教義具有真正貴族的特質。[財富與同胞愛]...耶穌的誡命中互助倫理已體系化為一種有關同胞感情之愛的 "信念倫理" (Gesinnungsethik)。...[但強調命運公正的調整,Lazarus等傳說:財富已可算是個危險的禮物。]

Terms

ab alienatio mentis 精神錯亂
Am-haarez 猶太律法無知者、鄉民
berith 聖約
ex opere operatio 因其作為
Geheimkult
glueckliche Borniertheit 幸福的頑迷
homoousios [神]本質一致
Intellektuellenreligion
Kadijustiz
Lehresaetze 教理
nihil inde sperantes 什麼也不指望
status ecclesiasticus

sunnuntaina, joulukuuta 25, 2005

Was heiβt Philosophieren?

Josef Pieper. 劉森堯譯,台北:立緒,民92年

  • gemein Nutzen, bonum commune, Arbeitswelt, 哲學不是職業訓練。蘇格拉底與別人一樣悲慘。會飲篇。ars liberales/serviles
  • In, Mit, Neben...das Innere
  • Jakob von Uexküll 大家都認為所有具有眼睛的動物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Umwelt, Umgebung
  • Anima est quodammodo omnia/靈魂指的乃是一切事物/convenire cum omni ente 與萬物同在/Gesamtwirklichkeit
  • Ich-Selbst, Person/vegetiert, Unbehaustheit, vita contemplativa
  • 布爾喬亞的 Selbstverstaendlichkeit / Berufsgefahr/追求結果(Ergebnissen)
  • mirandum...in der Maske der Bohe'me
  • Goethe: Das Hoechste, wozu der Mensch gelangen kann, ist das Erstaunen.
  • Zweifel 懷疑 thaum'azein 驚奇 von Aquin: desiderium sciendi
  • Pascal: Wir sind nicht, wir hoffen zu sein/auf dem Weg
  • Enthuellung/re-velatio...per connaturalitatem
  • 費希特 一個人會選擇什麼樣的哲學,取決於他是什麼樣的人

Augustine by Jaspers

翻譯 賴顯邦 台北:自華書局,民75。

原序-致讀者-序論-生平與著作

從哲學到知識──在信仰的基礎上


  • Conversion: not Cicero's awakening
  • 而是一個上帝之城的公民,由十字架上的基督精神所引導
  • 上帝把他帶到一個真實的、世界性的社會──教會。
  • 引據聖經
  • 物理學、邏輯學、倫理學

奧古斯丁思想的模式

  • 對每一種思想極限給予壓力
  • Heraclitus "你無法發現靈魂的界限,它的精神是如此之深"
  • "人,是一個無底的深淵,他的頭髮你們無法算清楚,但是天啊,他頭上的頭髮比他內心的情緒和活動更容易算清呢。"...總結為 "我對自己質疑"
  • 愛:存有與知識。文德爾班:內在經驗的形上學
  • 音節。開頭之前沒有時間。將上帝的永恆比做歌曲
  • Credo, quia absurdum 科學於 1B.C. 停止發展
    Humilitus 停留在地面
    Esse, intelligere, vivere; esse, nosse, diligere
    Rabies theologorum
  • 北歐(對力量有信心,對死亡無畏懼,選擇死亡)、猶太人(先知的沉思)、希臘人(尺度)、羅馬人(公共事務參與和個人犧牲)
  • caritas, capiditas, amicitia(友誼), corpus mysticum, civitas terrena
  • 愛的哲學史。柏拉圖、但丁、布魯諾、史賓諾沙、齊克果
  • 小國無能助長羅馬戰爭不公...


特性與批評

  • 教會:權力、思想與方法,還有神秘力量
  • complexio oppositorum
  • 以權威為基礎 預定說 不確定性
  • 友誼來自寂寞感,寂寞感來自自愛
  • 奧古斯丁反女性主義


歷史地位、影響及時代意義

  • pistis -> episteme
  • issuelessness

maanantaina, joulukuuta 05, 2005

邁向第三電影──第三世界電影宣言集

李尚仁編譯 台北:南方,1987年

譯序

didacticism
高達:沒有一個民族會無故關心另一個民族
Sylvia Wynter. The Ceremony Must Be Found: After Humanism

1. 邁向第三電影/阿根廷/Fernando Solanas & Otavio Gettino

militant cinema, Newsreel(progressive group)

知識份子必須經由行動,來找出他能以理性與最高效率來執行工作的領域。一旦決定了戰場,他下一個任務即是在這個戰場內找出敵人要塞的確切位置,以及他要在哪裡和如何部署他的力量。

大眾傳播要比燒夷彈有效 事實狀態取代法律狀態 以危險衡量成就 1秒24格

機構接管了電影,把它當作一唱在大戲院演出的秀,有其固定的長度,以及生於銀幕和死於銀幕的封閉結構。它一定滿足了製作團體的商業利益、並導致了吸收布爾喬亞世界觀的形式,這延續了十九世紀藝術、布爾喬亞藝術的世界觀:人被當作一個被動、消費的客體;他不再具有自己的歷史認同能力,而只容許閱讀歷史、沉思歷史、服從歷史和忍受歷史。電影作為一個被消化客體的展示物,正是布爾喬亞製片所能達到的最高點。世界、經濟與歷史過程都被同一個畫框、同一個舞台和電影螢幕所包圍,人被視為一個意識型態的消費者而非創造者。這種想法在布爾喬亞哲學和剩餘價值的取得間,起著巧妙的交互作用。結果是電影成為一種動機分析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研究的電影,而無數的研究者都在找尋群眾的夢想和挫折之因,其目的都在販賣 "電影生活"(movie-life)以及統治階級所理解的現實。

一個民族現實的證言,對世界層面的對話理解而言,也是一種無價的方法。如果人民不能交換彼此的經驗,不能在國內、大陸、國際層面打破帝國主義拼命維持的巴爾幹化(Balkanization),便沒有任何國際主義形式的鬥爭能夠成功。

他們的電影 跨出熟悉事物的外在極限

如果是高達他會說,他將不再是個單車冠軍,而成為一個無名的單車騎士;以越南式的風格,潛伏在一個持久且冷酷的戰爭之中,但他也會發現,敏銳的觀眾會把他的作品視為某種具有自身存在的事物,並會以任何世界單車冠軍都無法得到的方式來防護他。

攝影機是影像──武器的無窮徵收者,放映機則是一秒發射24格的步槍。

1. 參與的同志,響應了號召的人-行動者-合作者(man-actor-acomplice)
2. 自由的空間,人在那裏表達自己的關懷與理念,使自己變得政治化,並開始解放自己。
3. 影片,它的重要性只在於作為雷管或藉口。

解放一個被禁止的真理,

原註6 巴黎羅馬的布爾喬亞份子在週末去香港以便就近觀賞越戰

2. 對 "第三電影" 概念的一些註解/阿根廷/Octavio Getino

agit-cinema

3. 支持民族主義的、現實主義的、批判的和人民的電影/阿根廷/Fernando Birri

麵包和尊嚴 [Pablo Neruda]
成長和成熟的危機 poetic-political cinema

4. 電影工作者與人民政府:政治宣言/智利

反對一種貧血的新殖民文化,一個供菁英、頹廢、貧乏的小布爾喬亞消費的牧場。

5. 支持不完美電影/巴西/Julio Garcia Espinosa

對當代藝術而言,媒介者就像阿斯匹靈、鎮靜劑一樣,吃下一片,藝術家便能暫時脫離頭痛之苦。但藝術肯定像是一個小惡魔,不斷在各種趨勢中顯露面貌。

[Arnold Hauser]近來少數人製作的大眾藝術,是用來達成化約大眾角色為單純的觀眾與消費者。

Glauber Rocha: "我們對神經衰弱的問題沒興趣,我們只喜歡明朗的問題。"

6. 十五年後對不完美電影的省思/ditto

7. 巴西新電影/巴西/Carlos Diegues

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沒有出生日期。它沒有歷史性的宣言也沒有紀念週。
因為最重要的是巴西新電影就是自由。

8. 飢餓的美學/巴西/Glauber Rocha

(x) primitivism

這種政治、經濟條件導致了我們哲學上的弱點與無能,產生了意識的貧乏與潛意識的歇斯底里。正因如此,拉丁美洲的飢餓不只是個警報:它是我們社會的本質。相對於世界上其它的電影,巴西新電影悲劇性的原創性即在於此。我們的飢餓是我們的原創性,而我們最大的不幸是,我們只能感受到這種飢餓,但無法在知識上理解它。

我們所了解的飢餓,是歐洲人和大多數巴西人所不曾了解的。對歐洲人而言,它是一種奇特的熱帶超現實主義。對巴西人而言它是國家的恥辱。他沒有東西吃,但他羞於承認;而且他不知道這種飢餓的起因何在。自從我們拍了這些悲傷、醜陋的電影,尖叫、絕望的電影,在這些電影中理性並不是經常佔上風;我們就知道溫和的政府改折並不能消除這種飢餓,而特藝彩色(technicolor)也無法掩飾飢餓,反而會使它的痛楚加劇。因此,飢餓的文化只有削弱本身的結構,才能在質上面超越自己;飢餓最高貴的文化表現是暴力。

...巴西新電影不是任何一部電影,而是許多電影在演進中的混合體,它最後將使大眾察覺到自己的不幸。

9. 三洲電影工作者:這就叫做破曉/Glauber Rocha

好萊塢的器材就如同五角大廈的武器。沒有電影工作者是完全自由的。即使沒有檢察制度或是財務合約的枷鎖,他依舊是個囚犯,除非他能覺悟到自己是個三洲人(tricontinental man)。只有這個觀念能解放他...所有其它的論述都是美麗而無害的;理性但令人厭倦;反省性的但是無能;"電影的"(Cinematic)但是無用。抒情詩體(lyricism)事由在空中翱翔的文字組成的;但它立刻就在乏味的陰謀中給納入被動形式的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拉丁美洲的政治前鋒總是由知識份子所領導的,而師哥經常出現在槍聲之前。通俗歌劇(popular opera)、音樂和革命攜手並進;這是我們的伊比利亞遺產。

楚浮控訴高達模仿者沒窮盡其絕望與冷酷 mal de Godard

大多數電影工作者的態度都墮落為一種書法電影(calligraphic cinema),而背叛了沉思或煽動的精神。

guerilla cinema

10. 從遍地乾旱到棕梠成蔭/Glauber Rocha

我們的歐洲朋友問道:"如果你沒有錢、沒有政府的保護政策、沒有自由、你怎麼還能拍電影?"

我們是電影的農夫。

populist-demagogic esthetic

熱帶主義的電影是那個烏托邦的處女海岸。

11. 食人主義與自我吞食主義/巴西/Joaquim Pedro de Andrade

分析到最後,每個消費者都可以化約為食人主義。目前的工作關係以及人際關係──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基本上都還是食人主義。那些人可以藉著對產品的消費,或者更直接的在性關係中 "吃" 其他的人。食人主義只不過將它自己制度化了(institutionalized itself)、聰明的偽裝了自己。新的英雄仍然在尋找一個集體意識,努力去吞噬那些我們的人。但他們仍舊是弱者,結果自己被媒體轉變為產品消費掉。

當右派正在吞噬左派時,左派藉著吞食自己來淨化、鍛鍊自己──這當純是弱者的食人主義邏輯。教會在聖餐會上吃掉基督聖體。犧牲者和行刑者是一體的;自己吞食自己。一切事物,不管放在心中還是放在口中,都是要被消費的食物,同時,國家貪婪地吞食著他們的人民。

12. 火光與行動宣言/巴西

13. 對於我們而言電影是什麼/茅利塔尼亞/Med Hondo


殖民主義的黑夜使我們之間發生了許多爭吵。

14.電影與社會變遷──烏斯芒‧桑貝納演講錄/塞內加爾/Osumane Sembene

布爾喬亞拒絕走向大眾

Africa is colored and we sell Europe color.

對白少節奏快[語言不通]

15. 1973年,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阿爾及爾會議決議

mode of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