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電影的現象學研究
Ch1 論電影中的現實印象
- 整體來看,電影首先是一樁事實(un fait)
 - 可信度(credubility...certainty)
 - 此曾在摧毀了我在這兒(le c'est moi)
 - Edgar Moryn in Le cin'ema ou l'homme imaginaire: 運動的現實世界和形式外貌的結合帶給我們具體生命的感覺以及對客觀現實世界的了解,形式賦予其客體結構一種運動,而運動又帶給形式一種實體。
 - materiality: vivant, anim'e
 - Henri Wallon: 1. la s'erie visuelle 影像的陳述作用 2. la s'erie proprioceptive
 - Mitry: l''etat filmique 電影中印象的問題
 
Ch2 論敘述的現象學
- 敘述(r'ecit)乃是一種具有時間性的段落(une s'equence temporelle),描述則無。...敘述是許多事件的總和
 - irrealization: 現實的意思就是當場(la pr'esence)
 - 毫無疑問,敘述乃是人類想像力發揮的一種偉大的形式,我以如下之定義來作結論:一種封閉之述說,以一種未完成之事件的段落組合進行之。
 
第二篇 電影符號學的問題
Ch3 電影:語言系統(langue)還是語言?
- le profilmique 任何可攝製的東西
 - 愛森斯坦一直想做的,不斷在夢想的,就是把事件用視覺方式清晰表現出來,透過細部分析和蒙太奇的方式把事件突顯出來...
 - les choses sont là, disait-il, pourquoi les manipuler? 羅塞里尼:事物俱在,何須加以組合操作?
 - Moryn: la formule du spectacle 觀賞公式...le discours imag'e
 - 盧米埃首先發明了電影術,而非 le film
 - voici 這裡是
 
Ch4 電影符號學的一些問題
- 即使就指示意義之元素單位而言,電影亦不具任何離散的要素,電影乃透過 "一連串的現實世界" 而進行,這一連串的現實世界在述說中以具備整體意義的姿態不斷呈現。
 - 修辭=文法 dispositio
 
Ch5 劇情片中的指示意義問題
第三篇 影像的語意群分析[Ch6 Ch7 分析...]
第四篇 "現代" 電影:一些理論上的問題
Ch8 現代電影與敘述
- d'edramatisation
 - les temps morts, 簡報電影 film-expos'e
 - la cosmophanie
 - 客觀影像-怪異的行為主義;現代社會心理學治療方法-這真要叫人懷念起什麼叫做 "儀態" 的教育
 - "荷蘭的胸罩突然醒來,張開吃過飯後的一張大嘴" 文法可句義不明
 
Ch9 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中的鏡子結構
Ch10 電影中 "說的" 和 "被說的":逼真的觀念式微了嗎?
- 逼真:1. 亞里斯多德 一般意見之眼中認其有可能性之客體 2.convention
 - 1.神奇的 le merveilleux 2. 通俗的 le familier 3. 英雄式的 l'h'eroi:que 4. le dramatique (Gilbert Cohen-S'eat)
 - Vladmir Propp
 - 法國風格的 "戲劇式喜劇"...情節之自然邏輯...角色之心理轉折...感情的邏輯...這種類型需要幾個 "裸露" 鏡頭嗎? (一般意見如此)...人類行為的觀察,這是導演的信念...同時加上一點點暴力? 沒問題!...
 


Ei kommentteja:
Lähetä kommentti